|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AI 十年浮沉,与改变命运的大模型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2019 年,前谷歌 CEO 埃里克 · 施密特向白宫递交了一份颇为 " 诡谲 " 的报告。这份长达 750 页的文件,核心观点其实只有一句话:若美国再不加大投资中国将彻底主导 AI 领域 [ 1 ] 。

施密特此举其实有 " 骗经费 " 之嫌:一年前,谷歌曾迫于舆论压力退出了一个政府 AI 项目,他一直对此耿耿于怀。但报告本身却并非胡诌。同年,美国数据创新中心也发布了一份报告,声称中国 AI 实力全球第二,且在数据等层面比美国更具优势 [ 2 ] 。


在全民追赶 GPT 的今天,这则旧闻读起来颇有几分 " 魔幻感 "。



报告甚至上升到了 " 国家安全 " 的高度

然而,施密特口中的AI,与如今人们谈论的GPT并非一个东西。

以 GPT 为代表的 AI,指的其实是大模型。它拥有生成图像、音频、视频等内容的能力,像是个文艺青年。但彼时让美国人深感威胁的,多指识别型 AI(小模型)。它擅长各类数据分析工作,如同一个木得感情的运算机器。


大模型走红前,识别型 AI 曾被寄予了太多改变世界的厚望,在中国催生了一段群雄并起、热钱涌动的黄金岁月。巅峰时期,中国 AI 初创企业的融资金额甚至超过了美国——李开复将其形容为 " 有三个 AI 专家就能估值 7 亿、靠 AI 概念就能忽悠投资人 ",也不怪美国人感到焦虑。

只是好景不长:后来 VC 陆陆续续退出,曾经风头无两的独角兽也褪去了身上的光环,残暴的欢愉最终以残暴终结。

对此,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百度智能云事业群总裁沈抖曾打过这么一个比方:大模型出现前的AI像是氧气——本身很有价值,但自己不会燃烧,必须找到可燃物才能把价值给发挥出来。这里的 " 可燃物 ",指的是落地场景。


AI 起起落落这十年,成也场景,败也场景。

旧范式的困境

2016 年,谷歌 AlphaGO 不仅彻底颠覆了围棋,也改变了当时的 AI 创业。一时间,VC、科学家、大学教授,乃到各路乡镇企业家,无一不在谈论着 AI 商业化的可能性。短短一年时间,国内诞生了 528 家 AI 企业,催生 371 起 AI 投融资,同比涨幅达到了 38.9%;同一时间,中国 AI 企业申请了 9000 多项 AI 专利,几乎是美国新增专利数的两倍有余 [ 3 ] 。

不过,整个行业闭眼狂奔的同时,鲜有人会注意到初冬的号角已经悄悄吹响。2019 年,繁荣戛然而止。

首先是融资遇冷:这一年的 AI 融资金额仅有 186 亿元,相比 2018 年直接腰斩了一个 0。受此影响,AI 初创企业的数量也大幅缩水,仅有鼎盛时期的 1/20。至于那些从竞争中幸存、成功 " 上岸 " 的 AI 企业,其财务状况仍旧惨不忍睹。据不完全统计,近九成 AI 企业都处于严重亏损的状态 [ 4 ] 。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25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