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黔驴技穷 中共再次提农村产权流转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日前,中共11个部门发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试点方案,斯坦福大学专家许成钢分析指出,中共这个做法是黔驴技穷,将带来冲突和腐败。而中国土地的根本问题是土地国有,人民的私有财产得不到保护。




图为2012年1月13日,北京昌平区政府进入果庄村进行强拆后的画面。


4月11日,中共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11个部门印发《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工作方案》。方案称,2023年启动该项试点工作,试点期为2023~2024年,由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开展全国试点。工作内容包括健全交易体系、完善交易规则等。

据官方发布方案附件《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建设参考》,交易品种主要包括: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林权、“四荒”使用权(是指农村集体所有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使用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农业生产设施设备、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权、.农业类知识产权等。

“实际上这个问题非常大”,斯坦福大学中国经济与制度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许成钢白表示,所谓的农村产权流转问题,十多年前的中共国务院就开始提。而在当年国务院提这个问题之前,学术界早就有讨论。

1949年中共建政后通过大搞土改、农业合作化、公社化等运动,夺去民间私有的土地,之后声称搞集体所有制。1978年之后,邓小平实际掌权时期,中共废除人民公社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胡锦涛主政期间,曾对农户对承包土地的使用、流转有相关讨论。其中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定为用益物权。

许成钢是当年参与讨论相关问题的主要的学者之一。他说,“在十几年前,我们提出来的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就是土地产权的问题。按照中国的宪法,全部的土地最终控制权都是国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上极少的个别国家,全部的土地都是国有制的。”


许成钢表示,在全部的土地都是国有制的情况下,就会制造出大量的农村问题、农民问题。中国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之下人群的主体,都是在农村,就是因为农民没有拥有土地,未能从土地价值中受益。

“在改革开放的这几十年里,土地升值极其的大,但是由于农民没有土地,所有的土地升值,绝大部分的农民从中得不到份额,有个别的幸运的农民,他的土地在被购买的时候,得到了一定的补偿,但是绝大部分的农民都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好处。”

许成钢指出,要让土地有效地被使用,以及真正给农民带来好处,归根结底要解决的问题是土地必须私有化,土地不能是国有的。


中共推农村产权交易试点是黔驴技穷

习近平上台后,提出所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置”,2014年国务院曾发过一份《关于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但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直至近十年后的今天,才提出要搞农村产权流转试点。

许成钢介绍说,十多年前中共国务院就提出所谓的农村产权流转了,前提是保持集体所有制不变。官方认为让集体所有制的土地在市场上流转,能提高它的使用效率。但如果从人民利益看,这不是解决办法。

他说,当时国务院提出来的做法,之后十多年也没有任何具体的执行。现在当局再拿出来,当成一个很神秘的解决办法。实际上不但不能根本解决问题,而且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

“原因非常简单,是因为叫集体,脱离了个人,最终所谓的集体,把农民的个人全部都架空了。只要没有人在里面,就算它最后流通起来了,集体所有制土地可以交易,不但不能解决农民的贫困的问题,一定会产生极其尖锐的矛盾和极其严重的腐败。”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已经有 1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1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评论1 游客 [目.冬.周.书] 2023-05-02 15:27
    允许农村产权流转其结果必然是会出现地主和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如果实施看似能让人一时得利但长期将会制造出大量的流民,未来就业压力会一直很大,这些失地农民将如何安置?一直以来总有些人恶意攻击土地国有的政策,这些人其实就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把多数人和国家的利益置于脑后,把建党初心踩在脚下,忘了苏联是怎么完的,忘了国家毁了对谁都没好处。
    上一页1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