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形式主義折騰得基層已無法幹正事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CDT編者注:本文最初於2023年3月發布在微信公眾號“新鄉土”,原文題目為《當前基層治理十大怪現象》。這篇文章目前在“新鄉土”公眾號中已不可見,但在微信、觀察者網等平台仍有轉載。作者呂德文,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一、無事找事


基層普遍陷入了“無事找事”的怪圈裡。上級就怕基層沒事幹,就不斷布置各種“狗屁工作”,隔斷時間一個工作清單,換個時間又是工作提示,還隨時有緊急通知。打雷下雨得通知去看看老百姓家裡的房屋安全不安全,冬天取暖有消防安全隱患,要搞“敲門行動”。

這些工作,唯一的意義就是證明基層還在幹事,至於事情有沒有必要幹,則是不重要的。

“群眾無小事”儼然成了狗屁工作的根源,把群眾當作“巨嬰”,把基層幹部當作“保姆”,群眾出點事,上級就要找基層幹部的麻煩。

基層花了大量時間在應付各種清單和報表,有些地方動不動就搞個問題清單,但凡是巡視、督查、審計、環保、網絡輿情、安全生產、信訪、社會平安穩定出現的問題,都要清單化處理。沒有問題,也要填各種報表,黨建、經濟、平安、改革、創新、生態、平安等工作,都有常規化的報表。

基層幹部很忙,忙得暈頭轉向,但都是在“後台”運轉,群眾不知道,沒有任何獲得感,很多時候還覺得很擾民。


有經驗的領導,一定要把“無事找事”的范兒做足,免得連累了自己和下屬。某地發生過一個重大事故,十幾個外地驢友擅自闖入禁區探險,結果遇到山洪暴發,全被淹死了。得虧當地領導有先見之明,事先主動“找事”,在路口設置了警示牌,派人勸阻,各種工作都提前做到位了。結果,上級紀委查了一年,果真證明本地沒有任何責任。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大家都感謝這位領導,真是保護了全縣上上下下的許多幹部。

▍二、草木皆兵

現如今,基層工作到了“草木皆兵”的程度,任何一個工作都不能放松警惕,隨時得緊繃神經,搞不好一點小事就釀成了大事。上級的巡視、督查、檢查以及第三方評估,都得認真准備,排演到位,連衣食住行的細節都得領導親自過問,就怕哪個環節出簍子。


基層最怕上級檢查出了問題。只要是“問題”,必定要整改,其中的流程繁雜不已。基層都已經習慣了“零容忍”,能主動避免的一定要主動避免;出了點漏子,別解釋,按照上面要求認真整改就是了。一個地方出漏子,影響的不僅是重要領導的仕途,還是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

比如,出了一個安全事故,一次死亡超過三人,這個地方一整年肯定廢了,兩年都緩不過勁來。整改周期非常長,屬地、部門和個人都得整改,還得做教訓總結,完了還要舉一反三由點到面整改。

▍三、一刀切

一刀切已經是老問題了,但現在卻“切”出了新境界。上級制定政策都越來越細,連“原則上”這類的語言都不太願意提及了。過去的一刀切,是只要結果,不問過程。現在的一刀切,不僅要結果,也要過程。一件任務,不僅要按時交賬,還要過程控制,一周、一月、一季度、半年、一年,都得有台賬和匯報。

很多政策,布置任務的時候,已經把表格做好了,照著填就是。脫貧攻堅的時候,每年完成多少,不能多也不能少。要是脫貧速度慢了,當然要被質問;但快了也不行,上級會說,你咋那麼厲害呢?廁所革命的時候也是,好像工程進度是勻速進行了,每個時間段完成多少比例都是規定好的。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0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