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为何说乾隆六下江南是清朝走向下坡路的开始?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从公元1751年至1784年,乾隆在三十多年时间里六次南下巡幸江南,主要目的一是巡视水利,考察河工,防范洪灾,二是收拢人心,拉拢江南富豪士绅,巩固满清政权在江南的统治。


对于六次南巡,乾隆本人曾说:

“予临御五十年,凡举二大事,一曰西师,二曰南巡。”


可见,乾隆把南巡作为他生平最重要的政绩之一,不过六下江南开支浩繁,江南官僚趁机盘剥士绅,压榨百姓,极大的增加江南人民的负担。

最终乾隆六次南巡不仅没有达到他预期的效果,反而加剧社会矛盾,清朝衰败从此开始。



江南,从地理范畴上看,主要指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江浙两省的核心地区,也是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

魏晋以来,由于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华夏大地分别在两晋、唐朝安史之乱以及南宋偏安时期出现三次人口大迁徙。

大量中原士族地主、百姓渡过长江,到长江下游平原定居,史称衣冠南渡,江南地区也成为中国人口最稠密、最集中地区。

人口迁徙不仅将中原传统儒家文化思想带到江南,而且还带去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耕作工具。


在上千年的王朝更迭演变过程中,江南地区免遭北方战乱荼毒,长期的社会稳定环境导致江南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到清朝时期,江南成为全国高度发达地区,其中江宁府、苏州府、扬州府、杭州府更是富得流油。

到乾隆时期,这个只占国土面积和总人口2%的江浙两省上交的赋银赋粮分别达到全国赋银总数的20.8%和30%,盐课银占全国的68%,关税占全国税额总数的50%。


同时这里盛产丝绸和茶叶,全国三大织造局均位于江浙,产品供应大内宫廷,而且远销海外,为清廷带来大量白银,将江浙比作清朝的“钱袋子”也丝毫不为过。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江浙地区人杰地灵,是中国文化最发达地区,才子学者数量,数倍于其他省份。

从顺治入关到乾隆末期的近150年里,江浙两省出了51位状元、38位榜眼、47位探花,分别占全国的87%、62%以及77%,几乎构成朝廷汉人官员的主体,出任内阁学士、六部高官和地方督抚大员的,不胜枚举。

因此江南士绅在朝中具有很大话语权,也成为满清统治集团重点拉拢的对象。



不过真正驱使乾隆南巡江南的因素还是当地的民心状况,从清军入关以来,江南地方乡绅及百姓就对满清政权进行激烈的抵抗,华夷之辩的思想根深蒂固。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09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