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媒体:中国什么时候可以实行全民免费医疗?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近日国内医疗医药行业反腐新闻扎堆出现,所揭露的腐败现象令人震惊,也引发了对于此前医疗行业引入市场机制的探讨。在痛陈市场化弊端的同时,很多人也在问:


中国什么时候可以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呢?

全民医疗,其实是国家的医疗供给对应国民的医疗需求。供给依赖于生产,而需求是消费;虽然消费可以促进生产,但总体来说,医疗供给的数量决定消费总量,因为产出要受到成本、时间、原料等条件的限制,不可能随着消费需求而同步增长,这是医疗供给与消费的数量矛盾。


免费医疗中患者付出为零,但大家都希望享有尽可能多而好的医疗资源。问题是世上没有免费的馅饼,既然医疗供给不能凭空变出来的,必须通过劳动才能产出,这就意味着每一项医疗资源都有成本,而且许多项目成本昂贵。免费医疗的实质是个人的医疗成本由国家担负,那么国家财富从何而来?它也不是凭空出现的,来自于全体国民的劳动,所以免费医疗的成本最终还是由全体国民的劳动所得支付。

宏观来说,一个国家全民的消费支出来自于全民的生产;微观来看,每个人能享有的利益,衣食住行、教育养老包括医疗都来自于他本身的劳动产出。当一个人一生的劳动所得刨去自身的生活消费,能有多少数额分配给医疗?大多数人能创造的财富其实很有限,但是在免费无限的情况下,消费的医疗资源往往就会很容易超出他的相应份额。这是医疗供给与消费的收支矛盾。

要知道医疗是个下有封底上不封顶的消费,针对重症险症,各种最先进的医疗手段、最顶级的设备、最昂贵的医药,花出几百万绝对没问题。有多少人的消费剩余能够支付这百万级别的医疗?如果他支付不出,那么势必要由别人支付。国家体制的医疗报销,本质上是某种程度的取富济贫,从收益大的领域、职业、群体收取税费转入医疗体系,为不能全额支付医疗费用的人分担经济压力。但是这种支付转移要受到收取税费的数额影响,不可能有超出能力之外的财政扶助。


2022年,全国财政收入20.3万亿元,支出26.1万亿,卫生健康支出22542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1.1%,占支出的8.6%。有学者认为,按照2017年数据测算,如果中国人的医疗费用80%由财政保障,个人支付的1.67万亿元,国家财政完全能够承担。




但此类想法忽略了重要一点,就是现在个人支付的数额是在个人承担部分费用,因此相当多数的人有意克制了支出的情况下形成的。一旦放开免费医疗,那病人要求的医疗服务可就远远不止这个数了。

举个例子:如果一场病总费用一万元,国家支付七千元,个人承担三千元,大多数家庭都能承担,愿意支付,这三千元就是实行免费医疗后国家实际增加支付的数额,不会有大幅增长;但如果是癌症之类的重症大症,预计费用三十万,有多少家庭能够支付十万元的自负费用呢?相当数量的病者可能只支付两三万就停止治疗了。所以免费医疗后国家只需要多付两三万吗?错!免费医疗后,病者会要求得到全额医疗服务,甚至还要扩充项目,比如要求更全面多次的检查,更先进的治疗手段,更高级的药物,最后增加的总额可能十万、甚至二十万都不止。

2020年中国新发肿瘤病人457万,《2019年全国癌症报告》报道,上海年均肺癌治疗费24万元,肝癌26万元,结直肠癌28万元。哪怕以人均年均10万元来算,每年就要4570亿元支出,已经占用卫生健康支出的24%,还没算上其它心梗、中风、烧伤、罕见病等重大疾病的费用。如果医保全额承担所有病的费用,每年需要多少钱?

如同当年的神木免费医疗和台湾(专题)健保,其实都需要交纳一定费用,但报销比例比较高,免费额度较大,结果都是失去了患者方的消费制约,病人尽量多占用服务,支出越来越多,财政负担不起,不得不增加收费和降低报销比例,还是回到了医保控费的老路。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已经有 3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3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评论1 游客 [华.至.文.书] 2023-08-14 14:47
    中国千万不要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否则就跟加拿大一样了,人人等待,都看不上病了。不要学全民免费医疗的资本主义糟粕。
    上一页1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