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檢測到新成分《蒙娜麗莎》新秘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蒙娜麗莎》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畫作之一,雖然許多專家對其進行了大量研究,但其仍藏有許多祕密。科學家最近使用X射線在這幅畫中檢測到稀有化合物,對達芬奇創作這位有著神祕微笑的女性肖像的開創性技巧有了新的認識。


10月11日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JACS)上的研究,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繪製《蒙娜麗莎》底層的顏料的化學成分與他的其它作品不同,甚至與同時代的其他名家的著名作品也不同。

法國英國的科學家和藝術史學家團隊發現,底層油畫的顏料配方具有獨特的化學成分。這種名為水白鉛礦(plumbonacrite)的稀有化合物的存在證實了藝術史學家長期以來的理論,即達芬奇利用氧化鉛粉末來增稠和乾燥《蒙娜麗莎》的底層。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的化學家維克多·岡薩雷斯(Victor Gonzalez)研究了達芬奇、倫勃朗和其他著名藝術家的數十件作品的化學成分。他告訴美聯社,達芬奇是一個喜歡實驗的人,他每幅畫作的創作技術都完全不同。

“在這個案例中,有趣的是,《蒙娜麗莎》的底層確實采用了一種特殊的技巧。”岡薩雷斯補充說。

意大利藝術專家、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館長卡門·班巴赫(Carmen Bambach)沒有參與這項研究,她稱這項研究“非常令人興奮”,並表示任何經過科學驗證的關於達芬奇繪畫技巧的新見解對藝術界及全球社會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信息”。

班巴赫在電子郵件中告訴美聯社說,在《蒙娜麗莎》中發現的水白鉛礦證明了“達芬奇作為畫家的熱情和不斷實驗的精神——這使他永恆而不過時”。


專家所分析的《蒙娜麗莎》底層的油漆碎片幾乎無法通過肉眼看見,比一根頭發絲還要細。科學家們使用同步加速器中的X射線來觀察其原子結構,同步加速器是一種可以通過磁力將帶電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的大型機器。

岡薩雷斯說:“這是我們第一次能夠真正通過化學方法證實它。”




繼達芬奇之後,17世紀的荷蘭繪畫大師倫勃朗在繪畫時可能也使用過類似的配方,岡薩雷斯和其他研究人員此前在他的畫作中也發現了水白鉛礦。

“它還告訴我們,這些配方已經傳承了幾個世紀”,岡薩雷斯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配方。”

外界認為,達芬奇將橙色的氧化鉛粉末溶解在亞麻籽油或核桃油中,加熱後製成更稠、更易乾燥的糊狀物。

“你將獲得一種非常漂亮的金色的油”,岡薩雷斯說,“它像蜂蜜一樣流動。”他補充說,當然,還有很多很多東西有待發現,“我們僅僅觸及了表面”。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1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