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外企去风险化不可逆 中共链博会将越办越小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12月2日落幕后,北京随即宣布已有44家中外企业签约参展第二届链博会。尽管北京夸口外企踊跃参展,但部分观察人士表示,欧美企业“去风险(de-risking)”趋势已不可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的地位下降,链博会规模只会越办越小。


地缘政治紧张下,中国大张旗鼓召开为期5天的链博会,展现维护全球供应链的韧性和稳定之姿,并特别着墨外企的参与,来唱和国务院总理李强于开幕时所强调的“反对任何形式的脱钩断链”。

据《中新网》报道,思爱普、GE医疗、中国电子、国药集团、科大讯飞、TCL和稳健医疗等44家中外企业12月1日签署了第二届链博会的参展意向。报道称,这些企业普遍认为,此次参展达到预期效果,希望及早锁定明年的展位,进一步扩大国际供应链合作。


北京办链博会救经济 学者:规模恐逐届缩水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原奠定了全球第一大制造国的地位,但分析人士说,随着大国角力加剧及中国三年的锁国防疫,已催生全球改采“去风险”的策略,并转向“中国+N”的市场和供应链布局,此趋势将逐渐削弱中国的制造地位。

中国+N”指的是外企面对在华营商风险的上升,将原集中在中国的产线移至其他国家,例如越南墨西哥印度等地。

位于北台湾新北市的淡江大学产业经济学系教授蔡明芳指出,当“中国+N”布局成形,即外商在中国以外的产线开始量产后,中国的产能将逐渐被取代,且基于产业群聚的效应,连中国厂商也得跟着移出中国

蔡明芳告诉美国之音:“当品牌厂商希望在中国以外多加一条产线的时候,原供应链里面的中国厂商也会跟着移动(出)。参与供应链的中国厂商,重要性不会降低,只要它跟着在全世界设厂布局就好了,但是当中国厂商都跟着这些品牌厂外移的时候,中国本身在供应链的地位就会降低。”

他说,在此趋势下,未来链博会的规模恐只会越办越小,并走上“一带一路”峰会逐届缩水的老路。尤其本届链博会中,尚未听闻任何外资将扩大在华投资,因此,其成效仍有待观察。




资料图片:中国总理李强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讲话。(2023年11月28日)

全球供应链重组下 中国厂商随客户移出产线


虽然中国解封这一年来,面对疫后疲弱的经济复苏,积极融入全球供应链,但蔡明芳认为,强化供应链韧性已是跨国企业不可逆的经营趋势,中国供应商在“中国+N”策略下或仍有可为之处,但随着全球供应链逐渐与中国“脱钩”,中国的制造地位必然被削弱。

他说,以总部设于广东深圳的立讯精密为例,多年来在苹果产品的供应链中已站稳地位,但是仍得随着美国客户的布局策略转往其他国家设厂。

蔡明芳表示,一旦供应链加速外移,中国随即陷入工厂关厂和大量工人下岗的困境,外企在华直接投资(FDI)也会紧接着减少。

根据中国商务部11月17日公布的数据,今年前十个月,中国吸引到的FDI金额达9870.1亿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减少9.4%,且已连五个月衰退。他说,可见全球供应链重组对中国吸引FDI的负面冲击已逐渐发酵。

位于台北的中华经济研究院第一所所长刘孟俊也说,外企的“中国+N”布局已弱化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面对此变局,北京原打算推“内循环”,即提振内需来降低对出口的依赖,并建立自给自足的供应链,但成效不佳。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3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