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昔日戈壁知青 現在是國際投資巨擘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身為曾在美國求學的經濟學家和意志頑強的私募股權交易撮合者,單偉建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更了不起的,或許是他能從絕處走出一個職業生涯來。


單偉建是中國“迷惘的一代”,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間, 這代人的教育幾近中斷。12歲時,還在北京的單偉建突然間無學可上,15歲那年,他與300來個同齡人登上了火車,前往戈壁沙漠務農。

在戈壁的六年時間裡,單偉建與同伴們受過凍,挨過餓,還在糞肥裡爬過。他當過農場工人,做過制磚工,在上了一個醫學速成班後,他成了毛澤東時代的一名“赤腳醫生”——本質上就是對醫學只懂點皮毛的農民,在農村地區行醫。


年齡:65歲

職務:私募股權公司太盟投資集團(PAG)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

地點:香港

一位導師:前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主席耶倫(Janet Yellen)。她是單偉建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攻讀博士項目時的導師。

**********************

文革結束後,沒有接受過初、高中教育的單偉建進入了北京對外貿易學院(現名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後來,得益於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單偉建得到兩個去美國的機會。他拒絕了有望讓自己成為聯合國同聲傳譯的培訓,選擇前往美國一所大學學習。最終他拿到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的博士學位。

1993年,他辭去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沃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的教職,前往亞洲從事金融行業。在新橋資本(Newbridge Capital),他談成了兩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生意,一是在亞洲金融危機後控股韓國第一銀行(Korea First Bank),另一項是拿到深圳發展銀行(Shenzhen Development Bank)的控股權,這是外企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獲得中國一家全國性銀行的控制權。


單偉建現任香港私募股權公司太盟投資集團(PAG)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最近,他因個人書籍《走出戈壁:我的中國美國故事》(Out of the Gobi; My Story of China and America)的出版事宜來到紐約,並向《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講述了他與眾不同的人生軌跡。以下是經過編輯的采訪摘錄。



單偉建,太盟投資集團(PAG Group)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從一名在戈壁沙漠勞動的年輕人變成了亞洲最大的私募股權交易撮合者之一。圖片來源:MICHAEL BUCHER/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單偉建(右)與母親和弟弟。照片攝於1959年。圖片來源:WEIJIAN SHAN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2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