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豬肉價格暴跌 經濟在通縮邊緣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全球許多央行,近年都致力於解決通貨膨脹,但中國今年卻有大半時間都在與疲軟物價奮斗,“通貨緊縮”已然成為中國當局最頭疼的問題,也讓外界懷疑中國經濟是否真的會復蘇。


先前美媒《CNN》曾報道,中國11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年減0.5%,創3年前疫情嚴重時期以來的最大降幅,意味著中國通貨緊縮率自10月份以來有所加速,北京恐須采取緊急行動以刺激需求,防止價格“螺旋式下降”。

通貨緊縮代表商品越來越便宜,表面對消費者有利,但因消費者傾向於延遲購買或投資,期望價格會進一步下跌,可能導致經濟放緩,促使公司減少產量、凍結招聘或解雇員工,並降價以出售庫存,形成惡性循環。


美國財經媒體《CNBC》12日則報道,中國最新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顯示,隨著豬肉供過於求,11月零售價年跌31.8%,由於食品占中國CPI的1/5,而豬肉又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此一來,恐加劇通縮風險。

IG集團駐新加坡市場策略師葉俊榮表示,中國豬肉行業長期供過於求,國內消費持續疲軟。

Newedge Wealth高級組合經理人艾蒙斯(Ben Emons)則分析,2018年至2021年,中國曾爆發非洲豬瘟,導致國內豬肉價格暴漲逾100%,誘使國內增產豬肉,但如今中國面臨豬肉供過於求的問題,價格因此崩跌。


此外,馬來亞銀行宏觀研究部門主管Erica Tay也指出,今年冬天異常溫暖,推遲了以往冬季和農歷新年對醃肉的傳統需求,中國消費者出於健康意識、改變食物偏好也是原因之一。




中國最新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顯示,隨著豬肉供過於求,11月零售價年跌31.8%。(示意圖/取自pixabay)

中國政府已推出措施,試圖阻止豬肉價格繼續下跌,包括啟動2輪購買豬肉作為戰略儲備,預計年底前還會進行第3輪。

報道最後提到,雖然豬肉價格是導致中國陷入通貨緊縮的核心因素,但房地產危機、青年失業率等一系列“令人失望”的經濟數據,也都拖累了中國在新冠疫情後的經濟復蘇軌跡。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2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