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兩會: 中共兩會落幕 未宣之於口的才意味深長(圖)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國官員們在兩會期間回避所有棘手問題,眼下中國政府所說之話與現實之間的差距正日益擴大。未宣之於口


這本該是一篇關於中國總理記者會的報道。

三十多年來,中國二號人物每年都會在北京舉行的全國人大會議閉幕後回答記者提問。記者會由國家電視台轉播,這是中國民眾為數不多的能聽到高層官員就國家面臨的緊迫問題接受直接提問的機會。


這一慣例在本周一被打破。今年,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人大會議閉幕後離開了北京人民大會堂,一個問題都沒有回答。這彰顯出,隨著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面對日益嚴峻的挑戰之際加強控制,中國的決策層面變得密不透風。

表面上看,過去一周的全國人大會議以熟悉的方式進行。北京人民大會堂內,在一顆巨大的紅星燈下,近3,00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代表在寬敞的禮堂就座。會議開幕當天,李強作了政府工作報告,這可以說是一份中國式“國情咨文”。

不過,會議也凸顯出中國政府所說之話與現實之間的差距日益擴大。中國政府在承諾公開透明的同時,也在加強對媒體的控制。李強的記者會被取消,幾乎沒有任何解釋。官員們在慶祝經濟發展前景的同時,對面臨的危險輕描淡寫。即使中國的決策日益集中在習近平手中,但全國人大卻稱其投票過程是民主的。

在某種程度上,這種不和諧一直是中國政治的一個特點。不過,隨著中國經濟的根本性弱點日益凸顯,這種不和諧也愈發明顯。

過去一周裡,中國電視台和官方社交媒體總共花了幾十個小時來報道此次全國人大會議。但是,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問題卻幾乎沒有被提及,這些問題包括人口萎縮、債務水平飆升、與一些最大貿易伙伴關系惡化以及房價下跌。

這些問題都被放到台面下討論,所有最重要的決定都落在一個人身上——習近平。在大會的盛況之下,高級官員們在過去一周裡大力強化了習近平的全面權威。


中國正進入一個特別微妙的階段。幾十年來,無論國內存在什麼其他問題,政府都可以倚仗這樣一個事實:經濟總體強勁、人民逐漸富裕起來。而現在,即使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發現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官員們也不得不堅持這種說法。

在此次大會上,官員們試圖表現出信心。中國總理李強提出將2024年經濟增長目標定在5%,這一雄心勃勃的目標表明官員們不希望經濟增長放緩太多,盡管習近平正試圖調整中國經濟的發展方向,讓經濟降低對基建、房地產等傳統增長驅動力的依賴,轉向由先進制造業、科技等領域來拉動。

為實現這一目標,中國表示將發行人民幣1萬億元(合1,390億美元)的超長期特別國債,相關資金將重點用於支持科技創新、糧食和能源安全等領域的項目。習近平等領導人最近一直在談論發展中國的“新質生產力”;這是一個新的政治說法,似乎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加強本土技術。


對過去一周的與會代表自身來說,其大體扮演的象征性角色在中國的這一新階段已進一步受到束縛。在習近平上台前,代表們不時會就各種議題在公開場合坦率發表意見。如今,這樣做的風險要大得多。



全國人大會議開幕當天上午,汪道文大步穿過一處安放有吊燈的接待廊,走向大會堂東門,這位來自內陸省份湖北的代表剛剛聆聽了李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

一位《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記者向他詢問總理記者會為何被取消。

記者問汪道文,他們取消總理記者會合理嗎?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5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