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被“抛弃”的农村老人:过去以为养儿能防老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过去十数年,中国基层社会急遽变化。一边是以县域为主体的城镇化快速推进。据统计,中国城镇化比例已经达到65%;另一边则是身处其中的每个个体,其生活习惯和行为逻辑,或显性或隐性地与之共振。


如何理解基层社会和个体行为的变化?我们计划用10个关键词展开讲讲。

第四个关键词是“城乡社会”,共三篇,此为第一篇。


系列文章:

“透支社会”:“年纪轻轻,负债累累”,透支成为年轻人的日常,全家都卷入,老人被抛弃

“无缘社会”:浙江农村有钱人摆酒不收礼金,来吃酒还送红包,一场酒摆下来要花50万

“空转社会”:政府花千万建“美丽乡村”,基层干部不解,老百姓也纳闷:我都进城了

问:我们今天聊“城乡社会”这个词。今年春节新乡土团队分享的返乡观察系列很受欢迎,但也遭到一些批评,有媒体认为这些所谓的返乡观察是“以偏概全”“撕裂共识”,你怎么看?

吕德文:媒体的批评有一定的道理,我们的返乡观察看到的是一个个切面,有其特殊性,但也是真实的。这些特殊现象拼凑在一起就构成了城乡中国的图景。

一般受众可能只看到这些文章,不一定理解文章背后呈现的结构性问题。作为返乡观察系列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我更愿意把写作者放在城乡中国的大结构中去考虑。

我们的文章呈现了今天乡土社会里很多断裂现象,比如家庭的碎片化、离婚、高价彩礼、手机沉迷、断亲等。单看这些现象,你会觉得很极端。但如果把它们拼凑起来,你会发现这就是我们从乡土中国转变为城乡中国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出现的。

我们的主流叙事是城乡融合发展,相关内容并不少,现在欠缺的是关注宏大社会进程中可能产生的隐患。主流叙事和返乡观察共同构成城乡中国图景的阳面和阴面,结合主流媒体的报道,再去看我们的返乡观察,可以完整地理解城乡中国


问:怎么理解“城乡中国”或者“城乡社会”这个关键词?

吕德文:这是一个中性概念,描述的是今天城市化过程当中的社会形态,原来乡土中国的底层架构和逻辑已经发生了改变和松动,出现了我们前面提到的阴面的问题。

为什么农村离婚率变高?很显然是因为传统的家庭伦理价值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过去是家庭本位,为了家庭个人可以牺牲自己,放弃很多个性化的追求,但今天不是这样,家庭的价值还是重要,但他要兼顾个体,不会为了家庭而无限迁就夫妻中的另一方。

再比如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过去的乡土社会网络瓦解,大部分村庄都空心化,这意味着留守在农村的老年人已经脱离以前比较完善的社会网络,他们既没有办法从亲人和家庭那里获得亲缘支持,也没有办法从地缘关系里获得社会支持,最终陷入自养,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问:传统乡土社会真的可以保障老人吗?

吕德文:基本上是可以的。在我们传统的价值伦理里,老人是需要善待的,一个家庭内部的资源分配也是优先向上的。但今天我们已经是一个“下行式社会”,为了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可以集中三代家庭资源,在城里买房,供孩子读书。

传统家庭伦理里一方面要尊老,把老人安置好,另外一方面为了家庭的发展,要投资子女,这是一个相对均衡的关系。

今天我们很大程度上已经不顾及老的,甚至老的资源还要拿出来分配给小的。如果老人还有劳动力,他需要继续打工补贴小家庭,即便没有劳动力,还要进城帮助带孩子。

问:发生转变的核心因素是什么?

吕德文:跟这几年快速的城镇化有关,大家的生活方式也出现了迭代。最近十几年,或者更长周期以来,都市的生活方式正在全面替代乡土比较简约的生活方式。

过去之所以可以兼顾一老一小,是因为过去的生活方式比较简约,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也可以兼顾。比如小孩在农村接受教育,不需要太大的投入。但现在小孩在城里上学,教育成本快速增加,其他不用说,至少得在城里买一套房吧。

但家庭的生产能力又没有迅速提高到那个程度,家庭资源的有限性跟生活方式突然迭代之间出现了非常大的不匹配和冲突,导致家庭资源捉襟见肘。有限的资源要投入到哪里?这就出现一个伦理选择。一般的农民家庭未必经过非常理性的讨论,但是他们非常自觉地选择投资未来。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3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3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