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香港: 港人逆向思维 不留香港消费让23条经济美梦破灭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港人逆向思维 不留香港消费让23条经济美梦破灭 https://t.co/PuE6F0uIkV— 美国之音中文网 (@VOAChinese) March 21, 2024


香港通过《基本法》23条国家安全法立法,让港人面临更严峻的人权与自由挑战。在台湾的香港人表示,港人已经发展出用一种“调侃”的心情去面对的方式,他们不再跟政府硬碰硬,因为深知完全没有用,而是改成比如表面响应爱国号召到大湾区的深圳去消费,而不留在香港消费,为的是让当局宣称的23条通过后、香港经济会更好的美梦幻灭。

香港立法会3月19日三读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即基本法23条),从草案公布到审议完成立法,只用了短短12天。


新的法律对于叛国、叛乱等罪行进行严惩。一旦罪成,将可被判处7年或以上监禁,最高可处以终身监禁。

台湾多个公民团体在3月21日召开记者会,表示这项立法严重限制了港人的言论自由,该立法更透过模糊的法律条文和扩大的警权,为进一步侵害公民基本权利铺路。特别是该法对于“国家安全”和“国家机密”模糊定义,以及对“境外干预”扩大解释,令人忧虑这将成为另一个被当局滥用来罗织罪名、构人入罪的“口袋罪”。他们呼吁香港政府立即撤回。

移居台湾的香港电台前主持曾志豪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2003年时,曾经因为香港人的团结把基本法23条给挡了下来,但很可惜,到了2024年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他相信海内外的香港人都会有相同的感慨。

逆向思维

但曾志豪发现,留在香港的朋友们已自行发展出一种“逆向思维”,他们在港区国安法通过后,已经认知到香港的命运没有办法逆转了,所以政府再加上一个23条对他们来讲其实差别不大,他们现在的心态反而变成不会再跟当局认真地去对抗,因为没有办法做下去也改变不了什么,他们开始会用一种调侃式的心情去面对,就是政府说什么都赞、都好,但在日常行动上面,比如就不留在香港消费,改去深圳消费,表面看起来是响应政府的爱国号召去大湾区消费,实则结果就让当权者所宣称的23条立法以后、香港经济会更好的梦想幻灭。

他说,现在大家反而就用这种新的心情再出发,没有必要跟当权者硬碰硬,也不再充满愤恨,而是想怎么具体地去让官方达不到23条的目标。曾志豪说,这有点像中国最近流行的“十不青年”一样,作为一种对政府与社会不满的表达。


曾志豪说:“我觉得香港有点类似这种动作,就是我没有明着跟你对干,但是我暗的,我就用这种行动、这种心态,有点像是我不鸟你,但是我也不会配合你。”

曾志豪并说,在台湾或海外的香港人其实没有必要太为在港港人感到可怜,因为他们已经用这种方法慢慢生活下去了。海外跟在地的香港人就用自己的心情去面对未来就好。

曾志豪表示,23条的立法通过,从港人心理的角度来看,会觉得政治运动好像“没完没了”,就连特别支持政府的“蓝丝”(香港坊间对建制派的简称)也发觉“怎么到现在还有这么多政治运动”,特别是他们也会觉得这个条例对香港的经济发展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罪行更广 刑罚更重

23条标榜5类型犯罪,包括叛国、叛乱及有煽惑叛乱或煽动意图的作为、与国家秘密和间谍活动有关的罪行、危害国家安全的破坏活动,以及境外干预罪等。

曾志豪表示,23条的刑罚程度比现行的惩罚更重,但偏偏就跟国安法一样,对于罪名和定义并不明确,比如对一般香港人而言,最有机会碰触到的就是煽动罪,这项罪名以前最高判刑2年,现在最高可判7年。

23条法案对于“煽动意图”的范围广泛,举凡意图引起中国公民及香港人对中国或香港政府产生憎恨、藐视或叛离,甚至是引起不同阶层居民间的敌意,以及发布具煽动意图的文字、刊物、广播或放映等都会触法。此外,管有煽动文件或物品也可被判刑3年,比现在最高的1年还要严峻。

曾志豪指出,如果有人在言谈间提及中国经济不太好,是否就会陷入意图煽动对中国政府憎恨、藐视的陷阱,也就是说,即便没有批评政治,但提到一些希望经济改革的内容,现在看起来也不行了。此外,一些海外组织也可能被视为“境外势力”,他们的受众可能会涉及“配合境外势力”而受到牵连,在心理压力下减少捐款或是减少参加相关活动,恐会影响海外挺港组织的发展。

在台香港学者徐全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一般所理解的煽动罪是要有煽动暴力才构成犯罪,但在这一次23条法案当中,暴力并非一个必要元素,只要表现出憎恨、藐视即构成犯罪,如此一来,在一些模糊地带,特别是在政治、历史领域的学术研究上,好比中国革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方面,如果跟中国官方的主流史观叙述不同,就会令人担心是否可能触犯到煽动罪,这对学术自由和新闻自由的影响极大。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2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