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結婚多年,為何從不相擁入眠(圖)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盡管這不是一個人們願意公開談論的話題,但許多人都處於無性婚姻或幾近無性婚姻的狀態。在網上隨便搜一下,我就發現了一些證據,比如2016年莫林 · 麥格拉思做過一期題為《無性婚姻》的 TED 演講,已有2600萬次觀看,在谷歌上搜索“無性婚姻”也有190多萬點擊量。我在谷歌上將“無性婚姻”和“出軌”趨勢進行對比時,發現“無性婚姻”一詞的搜索頻次在過去一年要更多。值得注意的是,從“最近一小時”到“過去五年”再到“2004年以來”,隨著時間跨度范圍的變化,“無性婚姻”一詞的搜索頻次在逐漸增加。


所以,如果你現在正處於無性婚姻或近乎無性婚姻的狀態,其實你不是一個人。事實上,這個問題是很普遍的,與我們所面對的“親密饑荒”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激情、親密、決定/承諾


是愛情的三角形

社會科學中最可信的趨勢模型之一是婚姻幸福感 U 形曲線。該曲線表明,婚姻幸福感會在婚後下降,之後隨著人們退休年齡的臨近而慢慢上升。但這僅僅是基於橫向研究的數據,更復雜的分析並沒有那麼樂觀。事實上,婚姻滿意度的下降似乎貫穿了一段婚姻的始終。它會在婚姻最初的幾年裡急劇下降,要麼在接下來的50年裡繼續下降,要麼在結婚20年後穩定在一個明顯低於婚姻初期的水平。背後的原因何在?是幻想的破滅。

婚姻實在艱難。兩個不同的個體試圖融入彼此的生活,在試圖應對角色轉變所帶來的挑戰,以及長期關系中經常爆發的沖突時,總會有一個適應期。而且,夫妻二人不一定會一起成長。他們可能以不同的方式成長,更難達成一致,更難找到共同的興趣和紐帶。社會交換理論認為,人與人是否能建立並維持一段關系,取決於一個人在關系中獲得的收益與付出的成本,這些變化可能會使“收支天平”偏離一方或雙方的利益。

此外,就像擁抱帶給你的心動感覺會越來越少一樣,兩人對彼此的熟悉程度也可能會影響婚姻。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可能只把彼此視為理所當然的存在,在婚姻的初始階段能帶給彼此興奮和刺激的行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失去了吸引力。

關於愛情的理論有很多,但我和多數研究人員最常參考的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康奈爾大學人類發展學教授羅伯特 · 斯滕伯格提出的愛情三角理論。該理論界定了愛的構成要素,分別由三角形的三個頂點表示。



愛情三角理論圖


根據斯滕伯格的說法:

激情就像心中的一團火,能燃起雙方對這段關系的愛慕與欲望。

親密是指彼此依戀、相互分享、相互感受,讓彼此感知對方的溫情。


決定 / 承諾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決定和對方相愛、結婚,二是承諾要和這個人相守一生。

斯滕伯格指出,決定和承諾的兩部分不一定同步,因為人們有時會決定結婚,但卻沒有長期承諾的意願;也有一些人承諾了長期相守,但卻並不相愛。

該理論還有一個重要特征,這也是許多持其他理論的學者所認同的——在激情的強度和伴侶的溫情(或者說是親密的愛意)之間存在一個明顯的界限。但在斯滕伯格看來,最理想的愛情是完美的愛,即雙方在這段關系中享有愛的全部構成要素。

性是一種行為

並非一種感覺

人有多大概率能擁有完美愛情?這與夫妻對彼此的滿意度有何關聯?想讓愛的三個構成要素權重完全平衡可能很困難。斯滕伯格認為,激情的權重在一段關系的初始階段會迅速達到峰值,而後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消退,甚至有可能迅速下降。當人們選擇繼續這段關系時,承諾的權重往往會增加。同時,親密的權重具有非線性特征。起初,親密的權重會逐漸增加,但比激情增加得慢,而後又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減少。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9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