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烏克蘭危機: 烏克蘭軍隊等待美國武器之際,俄看到"機會之窗"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烏克蘭軍隊等待美國武器之際,俄羅斯看到“機會之窗” https://t.co/HKoxMml6JJ— 美國之音中文網 (@VOAChinese) May 17, 2024


俄羅斯軍隊正在擴大對烏克蘭哈爾科夫州附近的邊境定居點的攻擊,在戰爭中開辟一條新戰線,而基輔正在艱難抵擋俄羅斯的新一輪進攻。

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周四(5月16日)在訪問哈爾科夫並與高級軍事領導人舉行會議時表示,局勢仍然“極其困難”,烏軍正在加強在該地區的部署。


美國歐洲的武器終於將在未來幾周內抵達前線,而烏克蘭能否阻止莫斯科的入侵部隊呢?

哈爾科夫攻勢

俄軍的機動部隊正試圖占領烏克蘭村莊,包括位於哈爾科夫以北30公裡處的沃夫昌斯克和利普齊。

烏克蘭從這處邊境地區向俄羅斯發射過導彈,包括對俄羅斯城市別爾哥羅德進行了致命襲擊。英國巴斯大學的國防分析師帕特裡克·伯裡(Patrick Bury)說,莫斯科希望阻止這些襲擊。

“我認為,俄羅斯在這裡做一些嘗試有多種原因:顯然是為了建立一個緩沖區,但也是為了試探烏軍的防御並看看會發生什麼。但(俄軍)的組成方式——以及他們擁有的部隊人數,可能有3萬到4萬人,沒有那麼多裝甲,以小隊步兵進行攻擊——這並不真正表明他們正在試圖展開包圍哈爾科夫之類的行動,”伯裡告訴美國之音(VOA)。

俄軍推進

基輔周四表示,烏軍的防御行動減緩了莫斯科的推進速度。倫敦皇家聯合軍種研究所(Royal United Services Institute)的分析師傑克·沃特林(Jack Watling)表示,俄羅斯的進攻可能會繼續。

沃特林在給美國之音的電子郵件中寫道:“俄羅斯的目標不是實現重大突破,而是讓烏克蘭相信,它能夠沿著前線一公裡一公裡地保持不可阻擋的前進勢頭。”

他表示:“在讓烏克蘭人兵力分散,疲於應對之後,俄羅斯夏季攻勢的面貌就顯而易見了。首先,將對哈爾科夫發起進攻。烏克蘭必須派兵保衛其第二大城市,考慮到俄羅斯在當地的兵力規模,這將動用從防空到火炮等關鍵物資儲備。”

“其次,俄羅斯將向戰線另一端施加壓力,首先威脅要扭轉烏克蘭在2023年攻勢中取得的成果,其次將扎波羅熱市置於危險之中。烏克蘭應該能夠挫敗這次攻擊的鋒芒,但這需要後備部隊的投入,”沃特林補充道。


西方武器

美國批准的600億美元援助方案中,大多數的武器還沒有交付烏軍。這項援助方案在拖延六個月後終於在上個月獲得通過。

烏克蘭議會國家安全委員會成員、議員謝爾希·拉赫馬寧(Serhii Rakhmanin)說:“美國的援助至關重要,因此武器運送的不幸暫停對前線局勢產生了重大影響,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情況。”

烏克蘭表示,在步兵進入之前,俄羅斯飛機和導彈能夠輕松攻擊其陣地。基輔一再要求提供更多防空系統,特別是美國制造的“愛國者”(Patriot)導彈。德國已同意向烏克蘭提供兩套“愛國者”導彈系統,據報道,美國也在努力試圖再提供一套。


分析師帕特裡克·伯裡說,這些武器將在未來幾周內開始運抵。

“例如,美國德國預先儲備了物資,並且還有戰略空運,以便在需要時可以快速(從美國)運送物資,”他說。

“但是,生產烏克蘭目前所需數量的炮彈還需要一些時間,而目前俄羅斯炮彈數量遠超烏克蘭,至少為五到六比一,”他補充道。

動員

上個月,烏克蘭通過了一項動員法案以解決兵力短缺問題。沃特林表示,俄羅斯已集結了51萬名軍人。

“這意味著俄羅斯已經對烏克蘭武裝部隊建立了顯著的數量優勢,”他說。

議員拉赫馬寧表示,未來三個月對烏克蘭至關重要。

俄羅斯人目前有一個機會之窗。烏克蘭武裝力量的實力下降了,俄羅斯人也感受到了。他們已經積累了相當充足的資源——武器、彈藥、人力,現在他們正試圖最大限度地用盡他們的預備役。他們正試圖將我們的兵力分散到整個前線,”拉赫馬寧周三告訴路透社(Reuters)。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551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