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香港: 百萬年薪金融男兼職開出租 只為觀察香港的這一面?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在數輪降薪、裁員潮後,曾在高塔之上的金融從業者們人人自危,無論有多資深的金融背景,他們都開始自主創業,或是搞副業,以探索下一個職業方向。


有人調侃,如今金融圈子裡最活躍的微信群,都是“副業變現群”。

本篇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位香港人,今年37歲的他已經在外資投行工作了近二十年,畢業沒多久就達到了百萬年薪。與很多嘗試開店、做培訓以求增加收入來源的金融人不同,他以個人興趣為出發點,做起了社會觀察。


從去年開始,他周末一有時間就去開出租車。同時,他將這些經歷發到了社交媒體上,成為了一名自媒體博主(@投行的士陳)。以下是他的自述:

平日投行精英男,周末出租車司機

二零零幾年,從香港科技大學環球商業管理專業畢業後,我就開始在外資投行工作了,前後換過三家外資投行,在ER和IBD工作了17年,經歷了幾次市場環境的高低起伏,可以說是一位資深的香港金融人。

過去兩年香港金融市場環境不穩定,同事們探討的主題,從工作本身,向個人成長轉變:我們是不是應該借此機會發展一下自己真正的興趣,或建立一個個人IP?如果可以在周末能夠體驗不同的人生,發展人生B面,何樂而不為呢?

最後,我決定在周末開出租車。

雖然是一位老投行人,我兒時的夢想卻是當一個出租車司機。我從小就喜歡駕駛,至今已經有15年駕齡,每年11月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都是我生日的最佳娛樂;而且,我喜歡和人交流,投行能接觸到的人是非常單一無聊的,開出租能夠認識很多其他背景的朋友,了解香港社會不同群體的生活狀態;另外,開車很像打游戲,是真正的社會實踐。用不同的策略去找乘客,一天的路程後還能復盤一下自己什麼地方做得不好,每一次都能提升自己,並期待下一次能夠達到更好的目標。


一張香港駕照,一場筆試,外加兩天的必修課程,這些都通過後就可以持證上崗了。從去年6月第一次出車,到現在差不多一年時間,但由於我周末經常要加班,也要出差往返上海香港兩地,只是周末有空的時候才開車,所以也就僅僅開了24次左右。



我記得很清楚,2023年6月11日,我第一天開計程車。雖然一直在香港開私家車,但真正成為出租車司機,感覺還是有點緊張。那一天的第一單和第二單我都忘記打表,等到快到目的地了才發覺。沒辦法,乘客平常付多少我就收多少。那一天的收入一共不過1160港幣,去除成本,淨賺633元。


成為“的士佬”的一個月後,我開始在小紅書上更新自己的開出租日記。更適合游客的“香港的士出行指南”、記錄每次營收情況的“的士業績報告”,出車時的“的士vlog”、還有一些“有趣乘客記錄”。

出租車裡,看到香港社會的貧富差距

我通常會主動和游客聊天,尤其會為游客推薦香港本地的吃喝玩樂。偶爾拉到外國游客,他們還會稱贊我的英文,接著我們自然而然地還會聊到我在投行的本職工作。

很多乘客都很友善,服務好的話他們願意付小費。當我說自己是新手司機,他們還會為我打氣,體諒路上的各種突發情況,下車前還很貼心地祝我生意更好。至今為止還沒有遇到過脾氣過於火爆的乘客。

做服務行業,真的不能以貌取人。在投行工作時,很多有錢的客戶都穿得非常普通,在開出租車時更是如此。我曾經在很平民的區域接到一位看起來非常普通的乘客,他身上沒有一件名牌,穿著最普通的汗衫,但他卻住在南區壽臣山的獨立洋房,這裡是香港最高端的豪宅之一。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0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