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李娜: 李娜鄭欽文兩代亞洲之光,湖北如何成網球人才高地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出生於2002年的鄭欽文勇奪巴黎奧運會網球女單金牌,創造了新的歷史。巴黎羅蘭·加洛斯球場因此也被稱為中國網球的福地。2011年,李娜在這裡拿下法網冠軍,成為第一個獲得大滿貫冠軍的中國球員。


李娜到鄭欽文

李娜被眾多中國體壇名將視為偶像。第一財經此前報道,包括中國女足名將王霜在內的很多運動員都受到李娜“獨自上場”的精神感召,選擇繼續拼搏奮斗。


今年1月,鄭欽文打進澳網女單決賽時,一張照片在網上快速流傳。2014年澳網女單決賽,李娜成功奪冠,成為首位獲得澳網單打冠軍的亞洲球員。李娜舉杯之時,12歲的鄭欽文和一群小隊友一起,站在電視機前歡呼跳躍。



今年鄭欽文征戰澳網期間,李娜在她接受采訪時忽然來到現場。鄭欽文臉上笑開了花,回答記者提問從一本正經變得甜美嬌氣,連呼“李娜姐姐”,兩人隨即擁抱致意。

鄭欽文曾對媒體表示,每個人成長的道路都不一樣,沒有必要說誰是下一個誰,大家都是獨一無二的,自己不是“第二個李娜”。她還在奪金後的采訪中談道,“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成功者,我今後能走到哪裡,取決於我自己接下來的努力。”

李娜首奪大滿貫冠軍對中國體育是一個標志性事件。原中國網球男隊主教練姜惟曾對澎湃新聞表示,李娜帶來的改變相當大,“那時我身邊的朋友會說,李娜拿了冠軍,我們的孩子是不是打網球也有機會?雖然並非每個人都能成為李娜,但這足以說明——整個中國網球市場和參與網球人群的信心,都有了一個非常大的提升”。


鄭欽文在一次受訪中這樣評價李娜對她職業生涯的影響:“當她拿下大滿貫冠軍之後,我就在想,原來中國人、亞洲人也可以在網球這項運動中做得那麼出色,也是有機會跟頂尖選手較量的。在娜姐沒有贏之前,那個舞台可能是不可觸摸的。在娜姐打破了這層屏障之後,你就會發現,原來我們也可以做到,把不可能變為可能。”

李娜曾當面誇獎鄭欽文,說如果有後者的發球,自己就不怕小威廉姆斯了。李娜還建議鄭欽文在場上打球不要想太多,“簡單就行”。這次巴黎奧運會的比賽,鄭欽文連續打了兩場長達3個小時的艱苦對決,卻在決賽中贏得較為輕松,球迷普遍認為,鄭欽文的比賽專注度比之前高,表現得十分堅韌,能在困難局面中堅持下去。


李娜在自傳《獨自上場》中寫道,2012年在深圳參加比賽時,她已經看到球場幾乎滿座,“大家都開始學習以更得體的面貌出現在國際比賽中,我覺得這就是很大的進步,網球開始融入了民眾的生活,這比出一個世界冠軍、一個大滿貫冠軍更值得高興。如果說我還有什麼心願,那就是希望網球運動盡早在中國開花結果,我迫切地希望看到中國小將們能夠脫穎而出,走向世界賽場”。

李娜和鄭欽文的表述中可以看到,偉大的冠軍相繼出現,離不開偶像的力量,在偶像的感召下,更多懷著熱愛的年輕人投身這項運動,使其蓬勃發展,持續突破。

網球“冠軍之省”

奧運網球女單決賽前,湖北武漢長江燈光秀為鄭欽文點亮了“中國紅”。鄭欽文的出生地湖北十堰,在奧體中心綜合體育館設置了大屏幕直播,免費向市民開放觀賽。中新網還采訪了現居住在襄陽市的鄭欽文奶奶陳太英,她說孫女“不服輸,身上總有一股勁”。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15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