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脱中"浪潮 中国放宽货币政策 或仍难挽救经济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在特朗普(专题)即将于下月就任美国总统之际,中国宣布将在2025年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尽管官方称此举旨在提振经济,但分析人士认为,这顶措施至多只能为中国经济“续命”,却难以扭转颓势。中国本土和外资企业的外移现象严重,尤其在特朗普威胁对中国商品征收高关税的背景下,市场对经济前景普遍感到悲观。

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本月11日至12日召开,会议要求“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通过“要大力提振消费、要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要制定促进生育政策、要保明年经济稳定增长”等。


中国官方的新华社在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后率先预告,明年中国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对此进行了重点分析。报道指出,这一政策旨在保持资金流动性合理充裕,进一步降低企业和居民的综合融资成本,为推动经济持续回暖和向好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这是自2011年以来,中国首次将货币政策定调为“适度宽松”,此举被外界视为中国财经货币政策的一项重大转变。在此之前,中国政府已于11月宣布,未来五年内将投入10万亿元人民币(专题)用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然而,许多观点认为,这一举措在短期内对提升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效果可能有限。

凸显经济情势不佳


台湾(专题)淡江大学产业经济学系教授蔡明芳对美国之音表示,事实上,中国的货币政策本来就没有很紧缩,中国政府过去已多次通过降低利率、放宽首付款要求等措施,增加民众贷款的可得性。因此,现阶段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际上反映了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严峻。这也印证了此前中国政府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方面的努力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如今不得不以这种方式“点火”刺激经济。

他表示,衡量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可以通过比较其他市场化运作国家的关键指标,例如企业是否外移以及外商直接投资(FDI)是否减少。尽管经济景气的波动会影响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这并非中国独有的现象,但过去几年中,当其他国家的FDI普遍呈现增长趋势时,中国的FDI却出现下降。这一反差正是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2024年1至10月,中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FDI)金额为人民币6932.1亿元,同比减少29.8%。此外,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外商对中国FDI的直接投资负债减少了81亿美元,连续第二个季度呈现负增长。这表明,尽管中国政府已推出一系列刺激措施,但部分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前景仍持悲观态度。

只能续命无法变好

蔡明芳表示,市场机制健全的国家在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时之所以能够见效,关键在于厂商仍然留在本地。当政府通过经济政策进行刺激时,一旦景气好转,厂商渡过难关,就能重新恢复活力。然而,中国目前的问题在于国际供应链的转移。例如,在苹果供应链中,能够加入这一体系的厂商通常具备较高的代工能力。但随着全球供应链的迁移,这些优质厂商不得不离开中国,留在中国的往往是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中国政府推出更多刺激政策,最多也只是让这些企业稍微延长存续时间或减少贷款压力,但相应地,银行可能需要承担更高的呆账风险。因此,这类政策对中国整体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极为有限。

蔡明芳说:“那你继续透过所谓降低利率、印钞票的方式来让你的货币比较宽松,维持市场的流动性,大概只能做到这一点,就是让它可以继续再续命,但是可不可以让它活得好,我想在目前中国的经济环境里面是看不到的。”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25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