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比亞迪"奴役勞工"?中國國情,巴西人懂個球!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近日,比亞迪在巴西的工廠因為“涉嫌奴役勞工”而遭遇密集檢查,引發了軒然大波。這件事不僅讓比亞迪深陷輿論漩渦,也讓我們看到了全球化背景下企業、媒體和公眾的復雜博弈。


比亞迪公關總經理李雲飛的發言“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更是讓事件從勞動權益問題直接飛升到了民族情感層面。吃瓜群眾一邊看著企業“甩鍋藝術”,一邊感歎“文化輸出”的艱難。然而,事件背後的真相究竟如何?我們不妨細細琢磨。

——文案:鴨叔


12月26日,對此消息,比亞迪巴西工廠的建設外包施工方之一金匠集團巴西分公司表示,近期遭到巴西當地勞工部門頻繁密集檢查。因文化差異,其誘導性的問詢加上語言翻譯理解的偏差,勞工部門新聞發布的信息很多表達不准確,甚至有些用詞與事實完全不符,集團的員工希望自己站出來講出真實的情況,並願意接受任何媒體的采訪和詢問。

金匠集團巴西分公司還附有一份手寫簽名及手印的員工聲明。

聲明中稱,事件的起因涉及107位員工需金匠公司協助辦理巴西臨時身份證。為此,公司臨時收集了這些員工的護照,以便後續進行相關手續處理。

然而,在勞工部門的一次現場檢查中,這批護照被發現在金匠公司的櫃子內,導致檢查人員誤以為公司統一沒收了所有護照,且未接受公司解釋,錯誤地判斷這些員工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處於非法奴役狀態。

01

996:我們的福報,別人當犯罪




比亞迪此次被指控的核心問題,一是工人加班過多,二是生活條件惡劣。根據巴西媒體披露的信息,工人們被安排加班到深夜,甚至男女混住、12人擠在一個宿舍的情況也被曝光。這種“集裝箱式奮斗”模式,不禁讓人懷疑:比亞迪是不是把國內996的“福報文化”直接輸出到了巴西

誠然,中國企業的“勤勞文化”在國內已經是家喻戶曉,“加班”幾乎成了企業競爭力的標配。但巴西不是中國,勞動法規定的底線也不是可以隨意突破的。更何況,巴西工人的文化背景與中國有天壤之別。你讓一個習慣了足球、燒烤、桑巴舞的巴西人去接受“吃苦是福”,本質上是文化沖突。如果說國內的996是一種“法外容忍”的灰色地帶,那麼在巴西,這種模式不僅違法,還顯得格外荒唐。


所以,比亞迪在巴西遇到的這場危機,某種程度上是文化輸出的失敗。把國內那套“加班=奮斗”的邏輯搬到國外,不僅無法被接受,還成了國際笑柄。

02

“抹黑中國”這口鍋甩不出去了

面對指控,比亞迪的回應可謂“高屋建瓴”。李雲飛直接將這件事上升到“抹黑中國品牌”“破壞中巴友誼”的高度,仿佛一場普通的勞工權益糾紛,已經成為了國際陰謀的舞台。不得不說,這種甩鍋手法在國內外輿論場上已經屢見不鮮——“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不僅能轉移視線,還能激發民族主義情緒,把原本的企業責任問題包裝成一場“國家榮譽戰”。

但問題在於,這種甩鍋的邏輯並不牢靠。比亞迪在國內外的輿論表現呈現出“雙標”特性:在國外承認工廠存在問題,並終止了與相關外包公司的合作;而在國內宣傳中,卻一口咬定自己是“冤枉的”,並試圖將責任推給外界勢力。這種“外認錯、內甩鍋”的操作,除了讓人覺得公關策略有點“精神分裂”之外,也讓企業形象雪上加霜。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31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