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幾顆免費雞蛋,掏空了我奶奶的退休金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一名曾經從事保健品推銷的人士,匿名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工作經歷。據其表示,這些保健品的目標群體一般是手上有一些可支配收入、缺少子女關心和陪伴的中老年群體。

培訓過程中,曾給一位阿姨電話介紹產品,但很快便放棄了推銷,“因為有女兒的陪伴,她不缺吃的,更不缺我這個陌生人的關心和問候”。


充斥電視屏幕的神藥廣告,或許將迎來整頓。

2月20日,最高檢發布“檢察機關加強民生司法保障”典型案例,其中包含多個保健神藥廣告案件。這些廣告常常出沒於各類電視台,在節目的間隙吸引著消費者的注意力。其中,有不少的保健產品曾因虛假表述而被整治,但總能“換皮重生”,繼續宣傳。

有統計顯示,中國電視受眾中,50歲及以上人群占比已近五成,中老年人已經成為目前電視節目受眾的最大群體。走到人生下半場,健康、長壽成為了這一群體的普遍性關注點。這恰恰讓保健品公司看見了商機,在廣告語中擺出“治療癌症”“降血脂”“降血糖”等一系列功效。

從屏幕內到屏幕外,從線上到線上,免費領取雞蛋、養生課程每日打卡兌換現金、一分錢不要的三天兩晚旅游……,一套組合拳打下來,這些在年輕人看來不太可靠的商業套路,卻輕易套住了不少老年人的心理,也套住了他們的錢包。

“既然上了電視,就不可能是假的”


2023年在外公外婆家的一次小住,讓張菱偶然發現,外公從電視廣告上購買了很多保健品,還收到很多贈送的雜志,上面寫滿了“保證你長生不老”“最新醫藥發現”之類的宣傳語。

“我看到外公買保健品的單據,一份大概一兩千塊錢。有功效不同的藥丸,還有能貼在脖子上的藥貼,宣傳說能治療喉嚨的相關病症。”




張菱外公外婆家中收集的健康雜志,封面上寫滿了許多宣傳語。(圖/受訪者提供)

張菱記得,外公平時喜歡在電視頻道上看電視劇,有時候劇集之間的廣告時間長達十幾、二十分鍾,大部分都被宣稱各種神效的保健品占據。

對於中老年群體來說,傳統的電視媒體擁有著天然的權威性和可信度。在他們眼裡,電視節目和電視廣告的邊界模糊——事實上,一些廣告也確實做成了節目的模樣。

許茵的外婆同樣沉迷於保健品廣告中。在許茵看來,廣告中那些撥打進來的咨詢電話明顯是專人安排的,但即便這樣說了,外婆也仍然不相信。“既然上了電視,那就不可能是假的。”許茵如此復述外婆說的話。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3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