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美烏終於簽了礦產協議 最後一刻仍在拉扯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當地時間4月30日,據美聯社報道,幾經波折之後,烏克蘭美國終於在當天簽署了礦產協議。


此前一周,美國總統特朗普(专题)對烏克蘭繼續施壓,希望烏方通過這一協議“補償”美方在俄烏沖突中提供的數十億美元軍事和經濟援助。

盡管美烏雙方只透露了協議框架的基本信息,但預計該協議將使美國獲得烏克蘭境內寶貴的稀土礦產,並以求確保美國在俄烏沖突中繼續支持基輔政權;同時,美國將為烏克蘭重建提供投資基金。


路透社報道稱,美烏兩國在歷經數月的艱難談判後,才最終於華盛頓簽署了這項協議,直到最後一刻,協議仍存在不確定性,甚至還出現了意外障礙。美聯社則稱,烏方在最後一刻仍決定對協議做出修改,基輔方面認為,最初的協議草案過分偏向美國利益,因此引入了旨在解決這些擔憂的新條款。

根據路透社當天早些時候所看到的一份協議草案內容顯示,烏克蘭取消了任何要求其向美國償還過往軍事援助款項的要求,而這類條款是基輔方面堅決反對的。烏克蘭官員希望,該協議的簽署將鞏固美國在俄烏沖突中對基輔的支持。不過,草案中沒有具體說明美國烏克蘭的任何安全保障,而這是烏方的最初目標之一。

此外,烏克蘭已與歐洲盟國討論,如果俄烏達成和平協議,歐洲方面將組建一支“國際維和部隊”,幫助確保烏克蘭的安全。

據報道,在簽署協議之前,特朗普當地時間4月30日重申,美國應該為其對基輔的援助得到一些“回報”,因此美方努力推動達成獲取烏克蘭豐富稀土礦藏的協議。美國財政部在宣布這項協議時說,這一伙伴關系承認“自俄烏沖突以來,美國人民為烏克蘭的防務提供了重要的財政和物質支持”。

根據美國財政部在社交媒體X平台上發布的照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與烏克蘭第一副總理、經濟部長斯維裡堅科共同簽署了礦產協議。美國財政部配文稱,該協議“清晰表明了特朗普政府致力於一個自由、主權和繁榮的烏克蘭”。

貝森特在X平台上的一段視頻中稱:“這種伙伴關系使美國能夠與烏克蘭一起投資,釋放烏克蘭的成長性資產,調動美國的人才、資本和治理標准,從而改善烏克蘭投資環境,加速烏克蘭的經濟復蘇。”


“我們正在與美國一起創建基金,吸引全球對我國的投資。”斯維裡堅科則在X平台上寫道,該協議規定美國將向這一基金注入資金。“除了直接的財政捐助外,它還可能提供新的援助,例如為烏克蘭提供防空系統。”

此前,烏克蘭總理什梅加爾在當地電視媒體露面時表示,斯維裡堅科將在4月30日飛往華盛頓,幫助敲定協議。一名要求匿名的烏克蘭高級官員當時稱,盡管協議的主要部分已經敲定,但仍有一些障礙需要克服。美聯社指出,對於烏克蘭來說,該協議被視為確保其未來獲得美國軍事援助的關鍵。

美聯社稱,當地時間4月30日,就在烏克蘭官員幾小時前表示“協議已接近敲定”後,貝森特在當天早些時候白宮內閣會議上表示,“仍有一些工作要做”。


烏克蘭昨晚決定在最後一刻做出一些修改,”貝森特在被問及有關烏克蘭准備同意該協議的報道時表示:“我們確信他們會重新考慮。如果他們願意,我們准備今天下午簽署。”不過,他沒有詳細說明烏克蘭做出的修改內容。

報道稱,基輔方面認為,最初的協議草案過分偏向美國利益,因此引入了旨在解決這些擔憂的新條款。

今年2月28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到訪美國白宮並同特朗普會面,雙方發生激烈爭吵,因此未能簽署礦產協議。之後,兩國代表多次在沙特阿拉伯會談。3月28日,烏方稱收到美國提供的礦產協議新方案,此方案與前一個版本“完全不同”。4月11日和12日,烏方團隊赴美就協議內容進行了“技術性”磋商。

4月17日,烏克蘭第一副總理、經濟部長斯維裡堅科在社交媒體發文宣布,美烏已簽署一份有關礦產協議的“意向備忘錄”,接下來等待協議文本最終確定和簽署,並交由兩國議會批准。

在簽署備忘錄前一天(16日),澤連斯基在視頻講話中說,烏克蘭美國礦產協議的“基本法律內容”已基本敲定,如一切能夠“迅速且富有建設性”地推進,該協議“將給兩國帶來經濟成果”。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5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