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人民币: "非洲民间兴起人民币支付网络,减少美元依赖"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从肯尼亚内罗毕的伊斯特利市场,到尼日利亚拉各斯的阿拉巴区,一场横跨非洲商业中心的金融转型正在悄然展开。”


5月4日,香港(专题)《南华早报》刊发题为《为什么非洲贸易商把目光从美元转向人民币(专题)》的文章指出,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温,非洲贸易商越来越多地避开美元,转而使用人民币,构建起“非正式的人民币支付网络”,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做生意。

在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东北部的商业中心伊斯特利,贸易商们建立了民间中国进口商品付款结算模式:贸易商以当地货币付款,物流公司作为关键代理商,提供兑换服务,负责向中国卖家支付人民币


这些物流公司还促进了广州、义乌等中国采购中心的货物流动,许多非洲贸易商在这些地方采购产品进行销售。中国卖家直接从物流公司收到付款,然后将货物运送到内罗毕。

“我只需从卖家那里确定我想购买的商品,然后通过位于内罗毕的代理商付款,”伊斯特利的贸易商安妮·科蒙托说。



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东北部的商业中心伊斯特利 当地媒体

《南华早报》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及人民币国际化,推动了内罗毕“民间人民币支付模式”的出现。这一趋势标志着全球贸易出现了更广泛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国家在中国的支持下寻求使用本币。

近年来,中国一直在推动扩大人民币在跨境交易中的作用。尽管人民币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相对于美元而言仍然较小,短期内不太可能对美元霸权构成实质性挑战,但国际社会日益担心美元武器化的风险,且越来越有兴趣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报道提及,日前,肯尼亚财政部长约翰·姆巴迪表示,该国已经与中国贷款机构讨论了使用人民币而非美元计价的中国新资金的可能性。

在尼日利亚,这种民间交易也很常见,尤其是在拉各斯的阿拉巴等主要商业中心。

继南非之后,尼日利亚是中国非洲的第二大出口目的地,也是中国非洲的第一大工程承包市场、第三大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目的地国。数据显示,2024年,尼日利亚进口中国商品总额达到1374亿元人民币,同年尼日利亚对中国的出口额达到217亿元人民币


据外交部网站介绍,2018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与尼日利亚央行在北京签署了中尼(日利亚)双边本币互换协议。2021年6月,续签三年。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2024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与尼日利亚中央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150亿元人民币/32800亿尼日利亚奈拉,协议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中尼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将有助于加强两国金融合作,扩大中尼间本币使用,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北京咨询公司睿纳新国际的政策分析师奥维格韦·埃古表示,使用人民币绕过美元的非正式贸易结算模式,并非只存在于肯尼亚或尼日利亚,很可能扩展到整个非洲乃至世界其他地区。

“经济上的可行性和地缘政治上的远见,正在催生此类非正式模式的兴起,”埃古指出,“鉴于与中国深厚而牢固的贸易关系,我们将建立新的非正式系统以确保付款顺利进行。”他解释说,中非贸易商都看到了中美关系紧张的迹象,以及美国试图破坏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贸易的意图。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副教授、中非关系专家劳伦·约翰斯顿解释说,非正式外汇市场与全球不寻常的形势有关,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作为出口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Prev Page12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58 Seconds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