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特朗普: 《华尔街日报》社论:特朗普败了,这更像是投降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在中美将大幅暂缓对彼此商品加征的关税之际,美国华尔街日报》12日刊发社论“特朗普关税大撤退?”,直言美国总统挑起的贸易战已经失败,与中国达成的协议更像是特朗普的投降。


文章写道,鲜有经济政策如特朗普的“解放日”关税那样,被如此彻底、迅速地否定,而且还是特朗普本人亲手捏碎的。当地时间5月12日上午,特朗普同意削减对华高关税,这是其一周内的第二次重大让步。

文章称,投资者为这一决定欢呼。经纽约研究公司Strategas Research的合作人兼政策研究主管克利夫(Daniel Clifton)测算,特朗普的关税回撤合计释放约30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1573亿元)的关税减免,堪称大规模减税。


对于主要贸易伙伴来说,回调后的关税还是较高,但90天暂缓期使双方免于一场看似迫在眉睫的经济崩盘。美国消费者面临物品短缺的问题,中国则担心失业率上升。

“与上周美英达成的贸易协定一样,与中国达成的协议更像是特朗普的投降而非胜利。”文章称,除关税回调外,双方未在影响中美关系的实质性贸易问题上做出更广泛的让步。

文章强调,特朗普自损八百的做法反削弱了组建反华重商主义国际联盟的可能性。通过对盟友加征关税,他亲手摧毁了美国的经济信用和政治信誉。中国也借此证明了一点,美国中国实施经济制裁这条路走不通。

目前,特朗普已推行保护主义近4个月,自其宣布征收关税以来做出的改变包括:大幅扩大对加拿大与墨西哥新关税措施的豁免商品范围;对除中国以外所有国家暂缓实施所谓的“对等关税”90天;对部分电子产品豁免“对等关税”;与英国达成贸易协定;在90天内降低对华关税。


文章认为,未来,特朗普可能会保留对全球10%的基准关税,以及对华加征低于145%的关税。在暂停“对等关税”期间,与数十个国家进行的谈判可能会为美国企业争取边际市场开放。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迹象表明特朗普承诺的实质性贸易协定已经达成。

经历数周市场动荡后,经济仍面临更高贸易成本与不确定性,但至少避免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2.0版灾难。投资者、企业和家庭或乐见此结果,毕竟这远比特朗普最初计划更加温和。


《斯姆特—霍利关税法》被后人视为“最愚蠢法案”。1930年前后,美国股市动荡,金融危机席卷全国。为保护本国农民和企业免受外来竞争的冲击,时任美国总统胡佛签署了该法案。这一法案延续了此前的高关税政策,将进口税提高至近60%,并大幅扩展征税商品范围,涵盖约2万种商品。尽管该法案在出台前就遭到美国国内外强烈反对,但未能动摇总统胡佛的决策,1930年6月,法案经签署成为法律。

文章称,10%的全面关税仍是特朗普上台前平均税率的四倍,受高关税保护的美企将逐渐丧失全球竞争力。

如果说这场动荡还有一线希望的话,便是市场迫使特朗普从其“高关税铸就新黄金时代”的狂热中清醒。这个时代并没有持续两个月,而且与其说是“黄金时代”,不如说是“铅时代”。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和制造业高级顾问、贸易怀疑论者纳瓦罗(Peter Navarro)可谓是特朗普关税的缔造者,但在最新的中美经贸高层会谈中,他并未参会。

文章最后指出,特朗普虽不愿承认,但他的贸易战已然溃败,输给了亚当·斯密(自由贸易主义提倡者)的经济理论。而他也并非首位领教此教训的美国总统。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39 Seconds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