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为何中国高中推行周末双休阻力重重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中共当局推行全国高中生周末双休,这个看似一纸行政命令就能解决的简单问题,却遭遇阻力重重。专家表示,只要政治制度不变、教育体制不变,在中国实施高中生双休等于纸上谈兵。


“高考工厂”

没有哪个国家的学生比中国高中生承受的压力大,从早上6点左右一直到晚上10点,一天学习16个小时是中国高中生的常态。尤其是在内地人口众多、但高等教育资源稀缺的省份。


高考存在严重地域歧视,一些省份中的高中生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比如人口5倍于北京的湖北,考生必须比北京考生要高出160分才能上清华、北大。而四川一些只能读三本院校的学生,如果在北京同样的成绩却能轻松读到一本。

在985、211高校录取率极低的情况下,教师与家长们化身为“精算师”,计算着每分每秒的投入产出比。高中生们被灌输“分数”概念,比如一分之差就可能甩下满操场的考生。

这种焦虑感推动了中国出现了一所被称为超级“卷王”的“高考工厂”——河北衡水中学,在那里只有重点班、清北班、尖刀班,没有普通班,重点班就是普通班。该中学每间教室都配有高清摄像头,学生们的学习,甚至吃饭、睡觉都被精确到分,每个时段几乎无缝衔接。

尽管衡水“集中营”模式备战氛围与题海战术让学生失去创造力,备受争议,但却能带来相较普通高中极高的一本升学率,引发山东、湖南、湖北、四川等地中学争相效仿。

这种“工厂式”时间管理,严重影响了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根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有84.1%的高中生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平均为7.2小时。根据《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高中生抑郁检出率高达40%。

突如其来的双休

去年10月份中共教育部等多个行政部门发文,明确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中国高中推行周末双休。


但让人始料未及的是,今年春季学期开学后,全国各地高中突然推行双休了。今年3月中共教育部发文说,将禁止法定节假日、寒暑假集中补课或变相补课作为“红线”。

面对突如其来的双休,大量以“为什么没有任何预兆,全国各地高中突然开始实行双休了?”的帖子广泛流传。

一名播主说道:为什么没有任何预兆,全国各地高中突然开始实行双休了?因为学生跳楼率这种敏感数据,是不会大张旗鼓告诉你的。所以你以为是突然间开始双休了,甚至某个地方发生此类个案,第一件事就是全网封杀,你根本不知道。但实际上2023年之后,官方就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因为2023年见证了学生跳楼率的最高峰。这还只是跳楼率,那抑郁率又有多少呢?有心理问题的又有多少呢?如果再这样下去,培养出来的可能就是心理不健康的下代,所以减负已经迫在眉睫。

另一则同题的帖子写道:如果家里有人在教育系统和教育局工作,就应该知道这几年的形势有多严峻。学生跳,老师跳,现在已经成了18岁以下少年最主要的死因之一。高中有30%~40%学生抑郁,有多少学生因为抑郁,成为家庭的沉重负担。顶尖高校学生抑郁比例也是非常惊人的,这样卷出来的学生,完全没有感知幸福生活的能力。我们的社会也越来越不需要这样的做题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阻力重重

尽管中国多地推行高中双休,但推行双休遇阻力重重。

“双休更像一阵风,刮过去就没了。”河北省张家口市的高二学生杨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3月开始,学校以单周校内休、双周离校休的形式双休,但事实上校内双休时,一天需要上自习,另一天要进行周考测验。4月中旬开始,杨阳所在的学校已明确停止双休,改回两周一休,单周周末需要上课、考试。

这并非个例。河北、湖南、浙江等地均有学生或教师发帖、评论,反映其所在学校周末双休“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赵丹是河北省石家庄市一所市属公办学校的高二教师。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其所在学校从3月中旬开始,实行过1个月的每周双休,现已恢复两周一休。

“校领导非常强调学习时间的积累,并把它等同在校时间,绞尽脑汁让学生多留校。”赵丹说,家长也分化成两个极端:对成绩看淡、心疼孩子的家长全力支持;重视成绩、没时间管孩子的家长强烈反对,后者远多于前者。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2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