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德國: 德國乒協:世乒賽或是中國國乒崩塌舞台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隨著2025年多哈世乒賽臨近,國際乒壇的格局正在經歷深刻震蕩,德國乒協體育總監理查德·普勞斯近日在接受德國媒體采訪時直言,本屆世乒賽可能成為中國乒乓球隊統治力進一步削弱的轉折點,並特別點名中國新生代主力王楚欽,稱在四分之一決賽弗朗西斯卡有可能會對上王楚欽,期待他在大賽中再次“打滑”,並稱其“心理波動”或成為德國隊突破的關鍵,這番言論不僅揭示了歐洲乒壇對中國隊的戰略預判,更折射出國際競爭環境劇變下的新挑戰,但無論如何,多哈世乒賽上,王楚欽的每一場比賽都備受全球關注。


德國名將奧恰洛夫在回顧中國乒乓球的黃金時代時感歎:“2012年前後的中國隊擁有兩代共約6名傳奇選手,強大到幾乎不可戰勝。”然而,如今的中國隊正面臨新老交替的陣痛,35歲的馬龍仍征戰巴黎奧運會,被視為後備力量不足的縮影,德國乒協指出,中國“流水線式培養超級天才”的模式已顯疲態,年輕選手如王楚欽、林詩棟雖天賦出眾,但在重大賽事中穩定性不足,例如,王楚欽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後屢次因關鍵分失誤陷入輿論漩渦,2025年澳門世界杯半決賽更被巴西選手雨果逆轉,暴露出心理抗壓能力的短板,德國主帥羅斯科夫甚至將王楚欽在巴黎奧運會男單項目的表現,評價為“中國頂尖選手在重大賽事中出現如此失誤,實屬罕見!”

與此同時,德國乒協還認為,歐洲與亞洲新興力量的崛起正在打破中國隊的壟斷,其中德國選手杜達就是最好證明,這位世界排名第13位的31歲選手,更是在近幾個月連續擊敗梁靖崑、林高遠等中國主力,甚至差點掀翻王楚欽,再加上國際乒聯器材規則的頻繁調整(如紅色球台與有縫球的引入)進一步加劇了中國隊的適應壓力,這些變化被部分評論認為“針對性削弱中國優勢”。


德國乒協體育總監理查德·普勞斯對王楚欽的針對性評論,既是對其技術弱點的剖析,也是一場精心設計的心理施壓,王楚欽近年來在關鍵分上的失誤率高達40%,尤其是在對手針對性戰術和心理幹擾下,屢次出現技術變形,德國隊若能在多哈世乒賽中與王楚欽相遇,勢必利用其心態波動尋求突破,所以這一方面國乒需要多注意,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種策略也暴露了德國隊自身的局限,那麼面對內外壓力,中國隊正通過多維度策略應對挑戰,包括國少隊與青年集訓隊的成立旨在彌補7-12歲年齡段的培養斷層,以及針對年輕選手的心理抗壓能力進行定制化訓練。







那麼此前在成都封閉訓練中的王楚欽,教練組一方面通過強化反手位防守、優化發球輪次設計彌補技術漏洞,另一方面借助心理幹預緩解其“想贏怕輸”的心態,若他能突破心魔,或將成為中國隊維系統治力的關鍵變量;德國乒協體育總監理查德·普勞斯的言論雖具挑釁性,卻客觀反映了國際乒壇的權力重構,中國隊的統治力松動,既是內部梯隊銜接不暢的結果,也是全球乒乓球運動深度發展的必然,然而,斷言“崩塌”仍為時尚早,中國隊在青少年賽事中依然保持顯著優勢,且歷史多次證明,國乒教練組需要具備“給年輕選手時間”的戰略耐心。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2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