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比全大陆早衰21年,这座超大城市准备好了吗?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据《城市进化论》报道,近日,上海37.6%的常住人口、约577.62万人年满60岁,再次引发社会对老龄化的关注。但其实,上海于1979年步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早了21年。而且,“三人行,有一老”,更是这座超大城市长达8年多的现实。


2017年,上海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33.2%,站在了1/3的关口。此后,占比持续走高,直至最新公布的截至2024年底的数据。

上海“老”,并不是一件让人特别惊讶的事。我们讨论上海的意义在于,要直面“老”的城市,不止上海


2023年底的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21.1%,达到中度或重度老龄化的省份已有19个。

所以,与其惊讶上海“老”得比肩日本,不如看看这些年这座城市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都做过哪些工作。

一、一个格局

“老”得早,上海为养老的铺垫则更早。

出版于2017年的《大城养老:上海的实践样本》书中曾梳理,早在20世纪80年代起,上海就全面启动了公办养老机构建设;

1992年,首次将送餐、定期送医上门等为老服务项目,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

之后,更是连续20年,将“新增养老床位”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

2001年,上海在全国最早出现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

2004年开始,又在全国率先实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到2005年,上海定下了养老公共服务投放的路径和养老公共资源配置的比重——90%为居家养老,7%为社区养老,3%为机构养老。




比全大陆早衰21年!这座超大城市准备好了吗?(蓝孝威摄)

这一格局浓缩为“9073”,几个数字也成为后来全国养老体系的基础框架。

快速的老龄化,让上海不敢懈怠,从政策文件的推出频率可见一斑。

《城市进化论》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和民政局的官网上查找发现,自2004年起,过去21年间,包括12份已失效的,上海共发布有72份与养老相关的政策文件(注:不完全统计)。


可以看到“十四五”之前,上海搭建好了养老服务体系的“四梁八柱”,制定了包括《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2016年)《上海市养老机构条例》(2014年)《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2020年)在内的三部地方性法规条例。

“十四五”的系列规划,也给“养老服务发展”“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等细分领域留足一席之地。

其中,分析了阶段性的瓶颈问题:

比如,养老服务供给总量增长与结构性矛盾并存,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的专业性有待进一步提升,持续运营的财力保障机制有待完善,社会力量参与的活力尚未充分激发,等等。

又规划了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比如,到2025年,上海的养老服务制度整体要“成熟定型”及“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同时,高水平的养老服务发展体系不断健全,高品质的养老服务产品充分发展,高质量的养老行业管理全面覆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供给梯度更加合理。

上海的理念中,养老服务的“增量”“增能”“增效”,需要同时实现。

二、一张床

新增“一张床”、从硬体出发,是很多城市打造养老公共服务的第一个焦点,也是最有建设成果显示度的一个环节。
1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5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