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難民: 特朗普政府叫停國際生:"哈佛難民"的去與留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我已經是可被驅逐出境(deportable)的狀態了。”劉若彤說話時,帶著一絲黑色幽默,她將自己形容為被美國總統特朗普送去美墨邊境的非法移民(illegal immigrants)。


此時,更有不少哈佛中國留學生在小紅書上吐槽,自稱己是“哈佛難民”。

正值美國高校的畢業季,哈佛大學與特朗普政府的抗爭,進入了另一輪高峰。2025年5月22日,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克裡斯蒂·諾姆表示,哈佛大學的學生和交流訪問者交換項目(SEVP)即日起被撤銷。


SEVP負責管理美國政府允許高等教育機構招收國際生的認證體系(SEVIS)。只有通過SEVP認證的學校,才能為國際生、交換生提供I-20表格,令其申請F-1、J-1學簽入境。SEVIS則如同一份“國際學生檔案庫”,是美國國土安全部用來追蹤和管理持 F、M和J簽證國際學生和訪問學者的數據庫系統。

十余小時內,哈佛大學便給出了官方回應。“我們譴責這一非法且毫無依據的行徑。”它不僅危及哈佛數千名學子的未來,更向全美高校中無數遠渡重洋追求學術理想、實現人生抱負的國際人才發出威脅信號。”5月23日,哈佛大學校長艾倫·M·加伯(Alan M. Garber)表示,哈佛現以就國際生簽證問題提起訴訟。



2025年5月,哈佛大學校園裡的高中游學團。 圖/姚憶江

恐慌

劉若彤是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研究生,正准備暑期實習。與哈佛大學約6800名手持學簽的國際生一樣,她的未來,正面臨著不確定。


看到國土安全部的消息後,劉若彤挺震驚的,她也曾想過,特朗普第二任期會給國際生帶來壓力,但沒想過會涉及簽證問題。

自2025年1月特朗普入主白宮後,美國政府再次打擊高校內親巴勒斯坦活動。最讓劉若彤害怕的,是美國移民局直接“逮捕”國際生一事,有段時間,她曾崩潰地大哭,“如果有安全部門人員沖入家門,我該怎麼辦?”即便哈佛大學發送了相關指南,但她仍無法想象被帶走的情況。

美國國土安全部決定撤銷哈佛大學留學簽證,只因特朗普政府聲稱“哈佛大學對校園內的反猶太主義應對不足”。自2023年10月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美國政府與高校的對抗愈發頻繁。南方周末記者曾多次報道美國高校內部的“巴以沖突”。


“學生內部是沒有任何暴力抗議,就算有,也是少數人的和平靜坐、游行。”劉若彤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現在大家說話都很小心翼翼。

這段時間,校園內戴口罩都會被當作“支持巴勒斯坦”。“之前警察調查親巴團體,很多人抗議時就戴口罩遮住臉。”劉若彤有位同學生病了,連個口罩也找不到。

“反猶主義應對不足”,似乎只是白宮針對高校打擊的統一口徑。

同樣在哈佛大學讀研究生的方雅並不意外,她認為特朗普禁招國際生風波不會持續太久。“這件事(特朗普)做不到,這是違法的行為,他沒有這個權力。就像他之前嘗試取消學生簽證一樣,我相信美國的法治系統有足夠的動機與能力去阻止這樣的行為。”方雅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特朗普用恐嚇作為談判技巧的一部分。”方雅認為,特朗普“狼來了”式的談判策略已逐漸失去震懾力。

同樣是5月22日,加州聯邦法官傑弗裡·懷特延長了一項全國性禁令,阻止政府在訴訟期間撤銷留學生的合法身份。懷特在長達21頁的裁決中指出,移民官員並不認為原告對國家安全構成直接威脅。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46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