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北京: 分析:美國轟炸、北京斡旋 誰是區域安全擔保者?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China’s attempt to present itself as a mediator in the #IranIsraelConflict faces a dilemma: “it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specific parties in some of the ongoing conflicts diminishes Beijing’s ability to play such a role,” I told @AJEnglish. @CrisisGroup https://t.co/azuwwK3UwT— William Yang (@WilliamYang120) June 26, 2025


以色列伊朗12天的激烈沖突中,戰火蔓延至核設施與全球油運要道,中國大陸迅速展現調停姿態,呼吁無條件停火,並警告沖突升溫恐將沖擊全球經濟。然而,然而,陸強調不幹涉原則、拒絕軍事解決方桉,專家認為其在中東的實質影響力有限,尤其在美國出手之後,暴露出北京一方面想扮演和平推手,另一方面卻受制於與特定國家的深厚關系與安全依賴的外交矛盾。

北京迅速調停,但仍采不幹涉主義


6月13日,以色列伊朗發動奇襲後隔天,北京隨即聯系雙方,表達希望透過協商解決沖突。中國大陸外交部長王毅譴責以色列的行為違反國際法。隨後,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呼吁各方降溫,並在聯合國安理會上與俄羅斯巴基斯坦共同推動「立即且無條件的停火」決議。

伊朗威脅將封鎖全球約20%石油運輸通道——荷姆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後,中國大陸也迅速表態,外交部呼吁國際社會加強努力緩解沖突,避免區域局勢對全球經濟發展造成更大沖擊。

北京仍維持其一貫的「不幹涉」外交方針。然而,專家指出,這樣的立場對中國欲擴大中東影響力的目標幫助有限,反而突顯其影響力很有限。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東研究所研究員程亦凡(音譯:Evangeline Cheng )表示,中國大陸在外交上一向以「務實戰略」為核心,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價值同盟」思維不同,因此優先考量自身在中東地區的龐大經濟利益。

外交肌肉有限,經濟利益為先

中國大陸不僅投資以色列快速成長的科技產業,其「一帶一路」基礎建設計畫也涵蓋伊朗、沙烏地阿拉伯、卡達、阿曼、科威特、伊拉克、埃及與阿聯。

中東更是中國超過一半原油進口的來源,中國也是伊朗原油的最大買家。若戰爭拖延,或伊朗封鎖荷姆茲海峽,將對中國能源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澳洲國立大學伊朗研究資深講師薩雷赫(Alam Saleh)指出:「戰爭與區域不穩定,不僅損害中國在當地的投資與貿易,也沖擊整體油價與能源安全。因此,中國大陸反對任何形式的軍事解決方桉,無論對象是誰。」

北京對外經貿大學教授龔炯,也告訴《半島電視台》,中國在此次沖突中最主要的關切,是避免油價飆升,威脅其能源穩定。

川普政府也有求於中國影響力

考量中國大陸與伊朗關系密切,以及北京對能源穩定的擔憂,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在停火談判進展不順時,不斷喊話中國大陸勸阻德黑蘭不要封鎖海峽,顯示美國也肯定北京具備影響力。


也有專家認為中國大陸的外交杠杆能力十分有限,程亦凡表示:「中國大陸提出調停,顯示其希望被視為負責任的大國,但其實際影響力仍受限制。缺乏軍事部署與深入的政治連結,再加上以色列對中伊關系的疑慮,使中國角色難以擴展。」

即便如此,北京也展現出斡旋能力。2023年,中國大陸促成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恢復邦交,被視為外交勝利,2024年7月,陸也協助巴勒斯坦內部派系,包括哈瑪斯(Hamas)與法塔赫達成合作協議,承諾戰後共同管理加薩。

美國轟炸;中國斡旋,世界都看在眼裡

自2021年以來,中伊簽署25年戰略合作協議,伊朗積極參與「一帶一路」並加入上海合作組織(SCO),另參與了中國主導的「海上安全帶」聯合軍演。伊朗反對美國霸權的立場,也與中國外交戰略相契合,與親美的以色列形成對比。

布魯塞爾國際危機組織東北亞資深分析師楊威廉(William Yang)認為,目前北京仍需仰賴美國作為中東地區的安全保障者。

中國將持續深化與中東國家的濟往來,同時利用美國在該區的軍事存在作為安全背書。但也正因為美國參與、甚至直接改變戰爭進程──例如空襲伊朗核設施──反而讓中國得以在外交場域中塑造『理性克制』的大國形象,凸顯其道德優勢。」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8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