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见证无人机时代乌俄战争 "愿不会发生在台湾"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从乌俄战争到以伊战争,宣告无人机时代的来临。以前拿来拍婚礼、拍旅游风景的空拍机,只消经过一点改装,就摇身一变成了战争前线的侦察甚至攻击武器。


纪实摄影家张干琦,从开战以来,持续进行战地纪实工作,第十次进入乌克兰,他来到两军交战最前沿的“零线”区域,并亲身遭遇一架俄罗斯自杀式无人机追击,生死一瞬间。

以伊战争吸引多数媒体目光,国际社会的“乌克兰疲劳”日益明显,张干琦仍一去再去。他语重心长地说:“我在乌克兰所见证的,很可能预示我们眼前的未来。无人机、静默和等待—这些并非遥远的回声。它们是实在的警告。”


编按:零线(zero line)是前线的最前沿,并非实际存在的线,而是随著战事发展不断变动想像的作战区域。

凌晨3点47分,在赫尔松的聂伯河畔,我们的BMP-2步兵战车猛然震动后,在零线之内停了下来。片刻之后,战车上的30毫米自动炮猛烈开火,一道道像是闪亮曳光弹的火光短暂划破黑暗。隆隆的炮声像敲击的钢鼓在我脑中回响。车身因后座力而剧烈晃动。就在几米外,我的新闻向导和我蹲伏在黑暗中—毫无掩蔽,每次震动都令我们畏缩。这一切持续不到1分钟。



张干琦是全球地位最高纪实摄影组织“马格兰通讯社”的终生会员。

自杀式无人机追击险遭炸药炸穿战车


“快上车,现在!动作快!”一名士兵大吼,我们急忙启动车子,以90公里的时速驰过漆黑一片、满布地雷的地形。引擎轰鸣。金属铿锵作响。每一个颠簸猛烈撞击我们的脊椎,车身响著暴力的鼓声。我们坐在近300加仑柴油和成箱尚未发射的30毫米炮弹上头。脆弱感令人窒息。只消一枚火箭,一切都将陷入火海。

几个小时后,回到基地,炮手才告诉我,我们遭到了一架俄罗斯自杀式无人机追击。如果我们被击中,无人机上的炸药会炸穿战车,这样的撞击会使柴油猛烈晃动,这篇报道就到此为止了。炮手咧嘴一笑,仿佛没什么大不了—对命运耸肩接受多过于恐惧。当时我并未听到无人机的声音。我只有感觉到速度、急迫感,以及受过求生训练士兵的沉默不语。隆隆炮声仍在我耳中回荡。我在得知可能发生的状况后,不禁背脊发凉。




第40旅的乌克兰陆战队成员在聂伯河训练任务中,因橡皮艇引擎故障,以徒手划桨的方式回到安全地带。远方升起的黑烟是前线附近俄罗斯实际的攻击行动。

2025年3月,我随军采访乌克兰第40旅第一营多次进入零线的任务,包括两次在聂伯河的部署行动。每次任务,由4名身著野战伪装服、步枪斜挂的海军陆战队员,带著可维持一个月的补给品登上橡皮艇。这条河不仅分隔了领土,也分隔了两个世界—两岸都布满死亡。

战事依旧惨烈国际间乌克兰疲乏却日深

然而,尽管前线动荡依旧,全球的焦点却已开始转移。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