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北京: 欧中峰会前 铁娘子对北京火力全开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周二(7月8日)在在欧洲议会全体会议关于欧中关系联合辩论会上对中国提出了迄今为止最严厉的批评,抨击了中方在俄乌战争上的立场及其贸易政策。


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发表的讲话旨在阐述这位来自德国的政治家在两周后与中国领导人进行重大摊牌之前的立场。这表明,从欧方的角度来看,此次峰会的前景正变得越来越黯淡。据外交消息人士透露,原定为期两天的中欧领导人峰会已缩短为一天。应中方要求,双方原定在合肥与商界团体会面的第二天的会议计划被取消。

《南华早报》援引两位消息人士报道称,讨论现已转向于7月24日在北京举行圆桌会议,与峰会同一天。据信,选择安徽省合肥市是为了在中欧领导人峰会前营造一些积极的氛围。


1984年,冯德莱恩的父亲、时任德国下萨克森州州长的阿尔布雷希特(Ernst Albrecht)促成了德国中国省份之间的伙伴关系协议,该协议至今仍在生效。然而,最近几周,中欧关系的积极性却像漏气的轮胎一样迅速消散。这在冯德莱恩周二发表的演讲中得到了体现。

冯德莱恩在向欧洲议会的讲话中说:“今年是我们联盟与中国建交半个世纪的年份。这或许也是中国悠久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短短五十年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十倍以上。昔日的乡村被特大城市所取代。超过八亿人摆脱了贫困。中国从一个农业社会发展成为工业强国和清洁技术领导者。中国从一个欠发达国家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贷款国。中国一直是世界伟大文明之一。但在过去的五十年里,它也已成为世界强国之一”。

冯德莱恩续指,“这使得我们与中国的关系成为本世纪余下时间最具决定性和重要的关系之一。但我们与中国的关系必须植根于对这一新现实的清晰评估。我一直强调:欧洲完全致力于与中国开展以成果为导向的接触。欧盟委员会在去风险而非脱钩方面正处于领先地位。我们,欧盟中国,是世界三大经济和贸易强者中的两个。但我们(中欧)每天的贸易额仅为20亿欧元左右。这仅仅是我们与瑞士贸易额的两倍”。

冯德莱恩说:“因为,虽然中国市场巨大,但我们的市场准入仍然有限。关键在于,尽管我们在全球挑战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欧洲也面临着非常现实的风险。这些风险既是战略性的,也是制度性的。它们影响着我们的安全和竞争力。这些风险源于中国拥有一个完全不同的制度。它拥有独特的手段来规避规则”。

冯德莱恩补充说,“例如,这使得中国能够利用补贴的过剩产能涌入全球市场——不仅是为了促进自身产业发展,也是为了抑制国际竞争。最后,中国也已成为全球信息和网络空间中一个强大的参与者。我们非常欢迎所有中国人就我们共同关心的全球问题发表意见。但我们将高度警惕任何形式的影响力行动和针对欧洲的网络攻击”。


冯德莱恩称,“这些现实确实给欧洲带来了真正的挑战。我们已开始着手应对这些挑战。无论是降低我们的经济和产业风险,还是运用我们新的贸易防御措施工具箱,亦或是在中国持有依赖性,如果不是完全垄断的话的领域实现供应链多样化”。

冯德莱恩续称,“与此同时,我相信,我们也有机会与中国建立更有意义的伙伴关系。但要推动我们的关系向前发展,我们需要在长期僵持不下的问题上取得真正的进展,并找到公平的解决方案。可预测性和可靠性——这才是我们能够为共同利益而努力的方式。这也是我将在本月晚些时候举行的欧中峰会上传达的信息”。


“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三个优先事项”

冯德莱恩告诉议员们,“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三个优先事项。首先,重新平衡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其次,去风险。第三,推进包括气候在内的全球议题外交”。

就欧中贸易关系,冯德莱恩指出,“关于我的第一点。中国正保持着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贸易顺差。去年,中国欧盟的贸易顺差已超过3000亿欧元。与此同时,欧洲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的难度却越来越大。由于北京的‘购买国货’政策,我们的产品在公共采购中遭受着系统性的歧视。‘中国制造’的商品和服务在公开招标中自动获得20%的价格优势”。

冯德莱恩表示:“这简直不公平。这个体系明显被操纵了。因此,我们已采取行动,重新平衡医疗器械的公共采购市场。因为这是一个基本的对等问题。欧洲仍然保持着基本开放——但我们大多数公司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正在迅速下降。我们希望看到我们长期以来的市场准入请求取得切实进展”。

冯德莱恩亦指,“国家补贴的产能过剩问题也是如此。中国不能依赖出口来解决国内经济挑战。产能过剩必须从源头入手解决——不能简单地转嫁到全球市场上。这正是我们对电动汽车调查背后的明确信息。有趣的是,我们看到中国国内已开始就产能过剩、无序压价和市场扭曲等问题展开严肃的辩论。他们明白,解决国内挑战不能以牺牲他人为代价”。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7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