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招生組的故事:"很多信息並不神秘,也不需要花錢"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2025年6月9日,在湖南省永州市道縣第一中學考點,考生在思想政治科目考試結束後跑出考點(視覺中國/圖)

攔截與接住


2025年6月23日14時,上海市高考成績正式公布。3個小時後,在上海某家星級酒店的一間小型會議廳裡,某雙一流高校上海招生組迎來了首批前來咨詢的考生和家長。

陸濤在該校某工科學院任教授。此前,他主要負責家鄉湖南的招生工作,今年則被調派至上海,擔任上海招生組組長。該校今年派往上海的招生組約有十余人,由教師和學生志願者組成。這兩年,隨著這一工科方向的持續升溫,陸濤所在的學院幾乎動員了所有老師參與各地招生,連博士後也全數出動。

當天咨詢時間最長的一位考生,與招生組聊了近4個小時。這位考生好奇的話題從這一新興專業的課程設置,到自己缺乏計算機基礎、只有數學競賽背景是否會在入學後處於劣勢,再到城市的比較,一直延伸到學校的食堂和宿舍條件。

陸濤曾參與所在學院本科生培養方案的制定,是招生組中最適合解答學科疑問的人。“我們院的課程就是面向零基礎同學設計的,課程體系包括數學、編程和人工智能三條主線,會非常看重數學能力。”

至於城市差異和生活適應等問題,則由招生組中的一位上海籍老師接手,他也是這位考生的高中學長。“上海籍的老師和志願者是我們組的中堅力量,他們深諳考生和家長心理。上海家長常擔心孩子去外地住不慣,希望孩子留在本地發展。他們剛好可以現身說法。”


效果顯著,那位學生逐漸打消了顧慮。但陸濤清楚,這並不等於“校友+1”。“在上海,就算招生老師說破天,特定分數段的考生也一定會去參加綜評校測。每年都是如此。”

“綜評”是“綜合評價招生”的簡稱。隨著高考綜合改革的推進,這一招生模式在部分省份逐步普及。在上海,綜合評價招生屬於高考“特殊類型批”,一般安排在強基計劃錄取之後、普通本科批次之前。高校依據考生的高考成績(占85%)和自主組織的綜合考察測試(占15%),按總分擇優錄取。


根據各高校招生簡章,2025年,有11所高校在上海參與綜評批次,包括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等名校。上觀新聞總結往年數據顯示,復旦和交大綜評招生人數約1300人,占其上海招生總數近80%。因此,綜評不僅是高校自主選拔的重要渠道,也成為上海考生沖擊本地頭部院校的關鍵機會。

然而,這一機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外地高校在滬招生的壓力。因為在綜評中,選擇“接受專業調劑”的考生錄取概率會明顯高於“不接受調劑”的。為了提高錄取幾率,不少考生會選擇“接受專業調劑”,而一旦被調劑錄取,他們就無法參加普通批次錄取,導致相當一部分優質生源被提前攔截。

也有例外。陸濤曾在湖南遇到過放棄清華北大選擇他所在高校的案例,“這類同學雖然分數足夠進清北,但無法進入最心儀的專業,於是選擇了我們學校最強的專業。”基於類似考量,2025年,陸濤所在的學校在上海推出了“全明星”專業陣容,以吸引更多優質生源報考。“這樣一來,一些考生在填報綜評志願時,會在是否勾選‘服從調劑’上多加斟酌。若他們未能通過綜評進入理想的院校和專業,且未選擇調劑,我們就有可能在普通批次‘接住’他們。他們也就有機會進入外地雙一流大學就讀優勢專業。”

2025年7月初,上海市各高校綜合評價錄取改革試點的錄取名單才陸續公示,使上海成為全國高校招生周期較長的城市之一。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7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4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