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985學霸家長,正掙扎於孩子可能考不上高中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2025年濟南中考志願填報咨詢會,圖源視覺中國

對於大多數曾以“學霸”身份走來的父母而言,人生中最難接受的或許不是事業的瓶頸,也不是生活的瑣碎,而是——自己的孩子,成績平平。


當“望子成龍”的期望,撞上孩子“普通資質”的現實,一場無聲的家庭拉扯便已開始。

數據顯示,自身學歷越高的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也越高:在本科及以上的父母中,幾乎人人都希望孩子至少讀完本科,近三成更是期待孩子至少拿到碩士學位。



但孩子的學習成績從不是簡單的 “遺傳復制”。當現實與期望出現落差時,高學歷家長們面臨怎樣的處境?又該如何調整教育策略?

1、當學霸家長遇上普通的孩子


許多研究都證實了一個普遍認知:高學歷家庭的孩子,的確更容易取得優秀成績。並且,這種“教育背景”的優勢,近年來正愈發明顯。

2025年發表的一篇研究指出,90後高中生考入重點大學的概率與父母學歷職業地位的關聯程度,明顯高於70後和80後群體。




雖然如此,但孩子的成績並非父母的“遺傳復制”,較為直接影響成績的是智力因素。已有研究表明,智商約48%受到遺傳影響(廣義遺傳率),其余則取決於環境以及基因、環境的交互作用。

這種復雜性意味著,哪怕是學霸父母,也可能要面對孩子學業成績平平的現實。

學歷家長或許覺得“上大學是底線”,但數據藏著更客觀的答案:2024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60.80%,即適齡年輕人裡,六成會進入高等教育,但其中本科招生490萬人,專科招生568萬人。這意味著,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輕人過半是大專生。

面對資質普通、成績不達預期的孩子,高學歷家長的反應各不相同:有人陷入持續焦慮,和同處境的家長互相傾訴;有人難以接受,甚至出現抑郁傾向。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8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10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