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iphone: iPhone倒逼eSIM在中國回歸,落地可能就在今年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手機eSIM卡落地,可能就在今年。

無論是今年3月運營商試水iPhone eSIM的頁面曝光,還是6月上海MWC上eSIM峰會的成功舉辦,似乎都在預示著我們離中國運營商重啟eSIM的時間節點不遠了。


如果從GSMA在2016年6月宣布發布eSIM規范算起,這項已經相當成熟的技術,推出至今已經接近10年的時間。目前,中國市場已形成完整的eSIM產業布局,涵蓋芯片設計制造、模組研發、平台服務、終端設備和基礎電信運營商等主要環節。

令人遺憾的是,盡管我國擁有或許是全球最為完善的產業體系,然而 eSIM 這項技術,在中國大陸市場的智能手機終端上,始終未曾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普及。

不過,在歷經了近十年的政策博弈與市場斡旋之後,eSIM 終於在今年迎來了發展的曙光,智能手機無卡化的進程,也隨之將要向前邁出一大步。

停擺:“政策+競爭”的雙重博弈

時間節點推回到2018年,當時距離GSMA在2016年發布eSIM規范已經過去兩年,中國聯通率先宣布在中國六個城市開啟“一號雙終端”試商用,這也是中國運營商首次在大陸市場開啟eSIM卡業務。


在經歷了兩年左右的試水期後,2020年eSIM業務在國內市場迎來了一次爆發式的增長。工信部批准了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三家基礎電信運營商先後在全國開通了可穿戴設備、物聯網設備的eSIM技術應用服務,正式為eSIM的規范化發展定下了標准和基調。



但eSIM消費者業務在2023年突然按下了暫停鍵。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相繼發布公告,因“業務系統維護升級”,暫停受理eSIM一號雙終端業務及獨立eSIM卡辦理申請。新注冊用戶無法新注冊,已辦理用戶雖可繼續使用,但取消後便無法重新申請。


這無疑給中國大陸市場蓬勃發展的eSIM消費者業務以重創。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統計數據,截至2023年底,國內eSIM技術累計用戶數達362萬戶,其中2023年全國eSIM技術新增用戶就達到了143萬戶。

eSIM業務在國內進入了長達兩年的沉寂期,相關的業務發展也陷入了停滯。eSIM卡突然被叫停,業內普遍共識是與這項技術存在的安全隱患有直接關系。

在eSIM推出早期,流程規范和技術上存在一些漏洞。這使得一些不法分子利用OTA漏洞,通過虛假身份信息批量注冊eSIM號碼,用於電信詐騙和垃圾短信群發。還有一些用戶將eSIM卡改成實體卡,開展遠程制卡業務,超額使用流量。

但作為一項全球成熟的通信技術和標准,eSIM業務的停擺,可能還有另外更深層次的原因——運營商的博弈。

eSIM卡是無實體卡的,這種交付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運營商在傳統SIM卡實體交付中涉及到的制卡、包裝、物流和倉儲成本,同時eSIM卡通過網上實現業務辦理這種快速的特性,幫助運營商顯著減少了線下業務辦理量,降低了線下業務的運營成本。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