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破产的威马复活!10万车主有救了?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9月6日,威马汽车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布《致供应商白皮书》。

重点信息就是: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已正式接管威马汽车,温州工厂即将复产EX5和E5.甚至定了一个2030年挑战百万产能、千亿营收的新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开始,“宝能系公司有意接手威马汽车经营权”的消息在业内不胫而走。不过这一消息始终未获官方证实。《白皮书》的发布,相当于间接证实了该消息。

资料显示,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于2023年9月成立,注册资本为1亿元,实缴资本为0.42亿元,法定代表人为黄晶。穿透股权后可以发现,黄晶掌握实控权的企业有16家,其中就包括昆山宝能汽车有限公司以及宝能旗下观致汽车间接持股的多家“悠宝佳”汽车销售公司。

说起威马汽车,这个名字在几年之前可是造车圈响当当的“新势力四小龙”之一。融资一路开挂,工厂自建,头顶一堆国资、互联网巨头的光环,起步哪怕放在今天都不算差。

可没想到,一路高歌的威马,后来却在新能源大浪潮里,被市场和资金链双重压力按在地上反复摩擦,直到新闻标题变成“复工复产”,大家才又想起这个品牌。

看上去一切都在重启,但熟悉新能源行业的人,多少还是会觉得有点“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大手笔规划、高调复苏、分阶段目标……听起来很美,现实却总是骨感。

其实威马的故事,不算新鲜。早年间,跟蔚小理并肩齐头,凭着融资和“自建工厂”这条路,取得了不少先发优势。2019年EX5销量还拿过新势力单车型冠军。


可惜,新能源市场变脸太快。技术、设计、智能化、供应链,每一年都在卷,留给“慢半拍”的企业根本没有喘息空间。

威马没能跟上产品节奏,质量、口碑、定位都逐步落伍,几款主力车型逐渐边缘化,用户热情也跟着降温。自建工厂烧钱如流水,市场不给力,融资再多也只够填坑。一旦外部环境收紧,资金链断裂,所有曾经的优势瞬间变成了包袱。

自2023年开始,威马工厂停摆、破产重整、欠薪欠款的新闻层出不穷,供应商、员工、用户都等着一个说法。每一个新能源品牌的倒下,背后都有一地鸡毛。


如今宝能系和翔飞汽车接盘,注入新资金,重整旧账,尝试让企业起死回生。大环境下,谁都想在新能源车这块大蛋糕上分一杯羹,但现实就像市场本身一样残酷:品牌口碑、用户信任、产能恢复、新品研发,每一步都得拼命追赶。

如果说威马的“复活”还有什么看点,那大概就是能否用新产品和新打法再次获得用户认可。EX5和E5重回生产线,销量目标定得挺高,还要出海、要IPO、要年销百万台。



中国首代造车新势力的威马汽车宣告复产。 (图/取自第一财经)

目标很丰满,现实却摆着一堆难题: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Prev Page12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13 Seconds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