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德国: "风险极大" 外媒:德国药品领域高度依赖中国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据《法兰克福评论报》报道:若中国供应商停产,德国每年将有 4200 万盒药品无处可获——专家警告医疗体系恐陷入崩溃。

德国药店止痛药告罄、糖尿病患者拿不到救命药、医生无法再开抗生素处方时,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浮出水面:德国在关键药品供应上已对中国形成了严重依赖。


德国经济研究所(IW)受德国仿制药协会 Pro Generika 委托进行的一项最新研究发出警告:欧洲市场上 68% 的药物活性成分来自亚洲——其中中国占 24%,印度(专题)占 37%。在抗生素领域,情况更加严峻:全球 47% 的生产基地位于中国,27% 在印度欧洲仅占 23%。

“我们已陷入对中国的巨大依赖,这让我们在政治上变得脆弱。”Pro Generika 主席安德烈亚斯·布尔克哈特(Andreas Burkhardt)在接受《南德意志报》采访时警告说。目前,德国联邦药品与医疗器械研究所(BfArM)已将约 540 种药物列入供应短缺名单。

药品短缺的影响如今已十分明显。黑森州药剂师协会主席霍尔格·赛法特(Holger Seyfarth)表示:“几乎在每一个治疗领域,都会有某种药物短缺。”目前难以获得的药物包括常用抗生素、止痛药、注意力缺陷障碍(ADHS)药物以及糖尿病药物。“当病人来到药店,却拿不到或只能延迟拿到药时,这对整个系统来说就是一种失败。”赛法特强调道。严重时,患者不得不再次就医甚至入院,从而进一步加重医疗体系负担。

该研究中的压力测试揭示了风险的真实规模:如果中国供应中断,每年将有 4200 万盒药品无法供应。 在 56 种关键活性成分中,有 20 种被评为高风险;欧洲仅有 10.2% 的药物成分具备足够的本地生产基础。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德国 81% 的维生素和 76% 的抗生素原料来自中国。对于如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Metformin)或止痛药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等关键药品,供应中断可能引发严重短缺。

“过去德国是‘世界的药房’,如今‘世界的药房’在中国印度。”德国药剂师联合会主席托马斯·普赖斯(Thomas Preis)如是总结。研究共同作者、科隆德国经济研究所(IW)专家雅丝米娜·基尔霍夫(Jasmina Kirchhoff)指出,这种依赖并非偶然,“中国早已不仅局限于仿制药领域,其创新能力正在迅速上升,尤其是在生物技术这一对制药业极其重要的领域。”


真正的依赖程度在审视整个供应链时才显露无遗。医疗供应链研究所(Healthcare Supply Chain Institute)的戴维·弗朗卡斯(David Francas)警告说:“供应链越往上追溯,依赖程度就越高。某些原料的上游生产几乎完全依赖中国。”

一个典型的例子:美国市场上 87% 的药品都基于中国原材料。 以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为例,其关键前体化学品——双氰胺(Dicyandiamid)的六大制造商中有五家位于中国

布尔克哈特警告说:“有些关键药品,没有中国供应我们根本无法生产。这种依赖极其危险——我真不知道政治决策者怎么能对此心安理得。”他指出,中国完全有可能通过出口限制、行政延迟或优先保障国内市场的方式,将其市场主导地位作为政治施压手段——正如在与美国的稀土出口争端中所做的那样。

(资料来源:德国经济研究所 IW、德新社 DPA、《南德意志报》)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1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