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实拍中国人在非洲:鱼蟹现打现卖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据说非洲是全球人类的起源地,也许在5万年前,我们的祖先都还在非洲。既然非洲是人类的起源地,我们也有理由猜想,人类的烹调最早也可能起源于非洲中国人好吃,写到非洲的见闻,自然也会涉及吃。故,本篇关于坦桑尼亚的见闻,居士也向读者介绍一下舌尖上的非洲舌尖上的坦桑尼亚,但主要还是讲讲自己的舌尖感受。


  非洲是地球上的第二大洲,有五亿八千万人,六百多种语言和五十多个国家。我们今天吃的农作物种类许多都起源于非洲,如小麦、大麦、燕麦、小米、豇豆、高粱、酸豆、黄秋葵、山药、西瓜、香瓜、芝麻、孜然芹和甜菜等。在非洲殖民化和洲际商贸活动开始之前,非洲饮食主要种类是小麦、高粱、小米、大麦和小扁豆等。在公元200-300年时,穿越撒哈拉沙漠的阿拉伯人骆驼商队将干果、大米、芒果、柑桔、黑胡椒、生姜及其它香料作物引进到了非洲。到了公元500年,阿拉伯商人又从马来西亚将香蕉与椰子带入到了非洲。大约在公元700年时,穆斯林的形始了在非洲的影响,并将其迅速地传播到非洲大陆的各个角落。此后,几百年里,就从非洲大陆上进行着一种印度洋奴隶交易,也就是穆斯林阿拉伯人用奴隶与印度人交换货物。从公元十五世纪开始,欧洲人到了非洲,并对那里进行殖民统治。现在,虽然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的殖民地统治早已结束,但其对当地餐饮文化的影响依然存在。

  因为气候、地理、地源及历史的不同,其烹饪文化可分为几大类,包括埃塞俄比亚类型、西非类型、东非类型、葡萄牙非洲类型和南部非洲类型。


  本居士所在的坦桑尼亚为东非国家,故本文主要介绍东非饮食文化。这里所讲的东非,除了严格意义的东非五国(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布隆迪和卢旺达)外,还包括索马里等国。东非以穆斯林文化占优势,其饮食文化也多属于穆斯林类型的,如许多人不吃猪肉,但在坦桑尼亚,信宗教的还有一半人是基督教的,他们就可以吃猪肉,所以许多当地人还是喜欢去中餐馆。因于比非洲其他地区有比较好的气候条件,加上阿拉伯商人及奴隶贸易的影响,东非除了本土的饮食特色外,烹调上也有外来文化的构成,菜肴种类也比较丰富。


  东非人用于制作面包与粥的谷类与非洲其它地区土著人一样。另外,东非人的烧饭时,主要靠木炭作为燃料。虽然木炭火力不大,但持久。故当地的烹煮方法主要为炖、煮、焖、烤等。由于炖煮焖的多,有时当地人煮一顿饭要化上五个多小时,这才是慢工出细活。炖煮的菜肴采用当地的蔬菜与肉类(牛肉、羊肉),比较传统。然而,其椰子汁加上咖喱与其它香料的烹调方式则显示了印度与亚洲饮食文化的影响。阿拉伯的影响则表现在当地人爱用番红花粉、丁香、桂皮香料和其它几种阿拉伯人爱用的香料以及石榴酱等。葡萄牙人则从美洲和亚洲带来了更多的食物种类如辣椒、玉米和番茄等。东非也有养殖牛羊的人,但他们一般不是用来自己吃的,传统上,牛羊是一种货帀形式,是用来交换的。当地气候条件适合养殖奶牛,可大量的鲜奶及黄油。他们养牛就是为了食用鲜奶。当然,当的马赛部族则比较特殊,在特定的场合他们会喝生牛血的。


  作为东非国家,坦桑尼亚的饮食也具备上述特点。他们一般以玉米、大米 、木薯、甜薯为主食,并配以牛肉、羊肉、鸡和鱼作为肉类食品。当地蔬菜吃的很少,也不会弄。好好的新鲜蔬菜会煮得黄黄的、耙粑的、烂烂的,像猪饲料一般,看了都没有食欲。另外,当地属于重口味,喜欢油炸食品。怪不得当地的妇女,上了30岁就胖得要命,就是油腻的食品吃多了。作为热带国家,坦桑尼亚人喜欢吃辣味的食品,这一点与我们重庆人有点像。当地有一种园头辣椒,味道很辣,有点像我们的朝天椒,但是干辣辣的,没有朝天椒的香味。当地人吃乌嘎喱时,就要沾一下这种辣椒。

  乌嘎喱(Ugali)是当地的一种主食,是由玉米面加在水中煮成很浓稠的玉米糊糊,最后形成生面团状。城市的人主食为米饭或者乌嘎喱,伴以菜汁、肉汁或者炸鸡、烤鱼。而郊区及农村的人主食则为乌嘎喱伴以菜汁或肉汁进食。乌嘎喱的传统吃法是:用右手将乌嘎喱面团捏成一个面球,然后将面球沾在调料或炖菜或炖肉里,用姆指使一下力,以便让乌嘎喱面团将肉片卷起来或裹起来吃。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90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7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