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2017年具有加息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周末媒體報道的消息很多,基本可以總結為在防風險的前提下,政府可以對經濟增速的要求降低;央行要控制好流動性閘門,為去杠杆營造環境等等。順著這個邏輯看,我覺得需要討論2017年加息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去金融杠杆的過程,加息是不可避免的。

  理論上而言,杠杆的產生來自兩方面因素,一是資金面的寬松,機構有充足的資金去加杠杆;另一方面是資金利率過低,資金利率和資產收益之間存在加大的利差,加杠杆收益高。本質上,就是量和利率兩方面,而央行調控流動性,也恰恰是從這兩個維度出發的。8月份央行貨幣政策開始轉向的時候,采取的就是利率的工具,推出了14天,28天逆回購,並鎖短放長,希望以此來提高資金成本,倒逼杠杆下降。而後來發現利率的政策效果有限,又開始采取量的工具,更快的回收流動性。最終的結果就是引發了本輪的債災。


  從本輪的故事看,去杠杆的過程中,我們認為提高資金利率也就是加息是不可避免的。盡管目前公開市場利率沒有變化,但實際資金利率已經很高,高的利率對機構加杠杆的行為形成了一定的約束。從這個角度看,央行已經加息。

  但展望後期,不可回避的一個問題是:如果我們假設央行這輪去金融杠杆最終能獲得勝利,金融杠杆下降了,債券收益伴隨著去杠杆的過程,最終也提高了。一旦央行貨幣政策重新回歸寬松,公開市場利率維持在2.25,實際資金利率也回到這個水平,那個資金利率和債券收益的利差可能更大,巨大的加杠杆收益最終又會導致機構去加杠杆。所以為了避免金融杠杆的死灰復燃,公開市場利率需要提高,實際資金利率也需要維持在高位,這本質上就是加息的必要性。

  二,實體經濟的去杠杆,加息是可能的。

  我在此前的報告中分析過,實體經濟的杠杆產生於低利率的環境。從實際情況看,2009年的低利率環境是本輪企業杠杆不斷累積的起點。理論上,企業去杠杆,需要營造一個並不太寬松的貨幣氛圍。2017年政策基調不僅僅是金融去杠杆,企業也要求去杠杆,近期政策基調已經不再提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了。從未來要求企業繼續去杠杆的情況看,適度的加息形成一個相對偏緊的環境,反而有利於業績不好的企業,不能承受融資成本回升的企業主動的去杠杆。

  當然,從實際情況看,前期貨幣寬松的時候,流動性釋放過多,企業融資成本確實是下降的;而未來,即使基准利率不會提高,伴隨著貨幣政策收緊和流動性收緊後,企業融資成本自然也會上升,從效果上看,應該也就是加息。

  三,防房地產風險,加息是必然的選擇。


  我們都知道,影響房地產市場的核心因素除了人口因素,城鎮化因素之外,主要就是房地產杠杆的問題(本質是首付比例),房貸利率的問題(融資成本的問題),持有期成本的問題(房地產稅的問題),還有交易成本的問題(買賣的稅收)。

  10月份的房地產調控出台後,近期各個地方政策又在繼續補刀,這說明前期房地產調控的效果並不好,為什麼不好?核心還是回到了上面的幾點,前期調控的政策更多集中在是限購和首付比例的提高。限購只是邊際上壓制了需求,在供小於求的城市,限購的作用也就不是那麼大,也就難動搖房地產泡沫的核心。盡管很多城市的二套房等首付比例提高,確實對房地產泡沫形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要真正的擠出泡沫,房地產貸款利率的提高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四,匯率貶值壓力下,在外匯儲備接近零界點的時候,加息可能是被動的選擇。


  這一點我們在此前的報告中多次分析過,很多國家面臨匯率貶值壓力的時候,都選擇了加息,盡管加息的效果並不一定那麼好,但是除了加息還能如何?前期土耳其已經這樣幹了。目前我們還不至於如此,是因為我們還有大量的外匯儲備。但如果按照前面2年的下降速度,可能到2017年,外匯儲備會接近2.5萬億(這好像是各界認為的零界點)。

  所以,在fed加息預期較強的2017年,美國國債利率的回升,美元指數的回升,可能加大人民幣貶值的壓力,我們被動加息的可能性並不小。

  五,通貨膨脹預期的提高,增大加息的可能性。

  從2014年以來,政策上基本上就沒有提及通貨膨脹預期,而近期政策又開始提及這個,表明這個問題已經開始嚴重了。實際上,我們此前建立過通貨膨脹預期指數,基本涵蓋了4大指標,包括:

  (1)經濟的指標。經濟的好壞會影響市場的通貨膨脹預期。目前微觀行業改善後,漲價的東西真的不少。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5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