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大选: 韩大选"全面提中国"背后原因复杂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李浩 环球时报记者 邢晓婧 王天迷 丁洁芸】编者的话:“刮‘中风’而不是‘北风’的大选。”对于9日即将举行的韩国总统选举,韩国MBN电视台的这一评论说出了很多人的“观感”:在以往竞选过程中,候选人的外交政策重点是朝鲜,这一次,他们聚焦中国,并且在安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全方位谈论韩中关系。这种突出的“中国现象”背后有着复杂的因素,与中美关系现状有关,与韩国目前存在着一股令人担忧的对华负面情绪有关,也与选举形势胶着有关。随着一段时间以来涉华争议言论在韩国集中出现,一些当地媒体也在反思,韩国究竟需要怎样的对华关系,总统候选人们提出了符合国家长远利益的政策吗?“韩国的地理位置决定其最好是发挥桥梁作用,如果‘选边站’,就会将自己置于两大阵营的对立前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对《环球时报》记者这样表示。


  

  2020年的中韩投资贸易博览会暨中国(沈阳)韩国周活动现场。


  “全面提及中国

  “本届韩国总统选举可以算是讨论中国议题最多的一次大选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以往的选举中,总统候选人往往是在谈论安全话题时提到中国,在此次竞选过程中,则是各领域“全面提及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葛小辉也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次大选的一个显着特点是,无论是所谓进步势力还是保守势力,都在借各种机会谈论中国

  的确,近几个月来,韩国总统选举主要候选人的涉华言论在媒体中的“出镜率”颇高。执政党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被广泛认为主张推行实用主义外交。他表示,不必在中美之间选边站,没有必要追加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李在明于2月下旬在美国《外交》杂志阐述外交政策时说,自己上台后将升级韩美同盟,同时继续发展韩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韩中对立不仅违背韩国国家利益,对韩美同盟也没有任何帮助。李在明在首场大选电视辩论中强调,中国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韩国对外贸易中有1/4要依靠中国,每年对华贸易顺差超过50万亿韩元。


  李在明被认为与文在寅政府的“均衡外交”思路基本一致,但由于被在野党攻击“低姿态外交”,并对韩国社会的对华负面情绪有所顾忌,他不久之前对于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所谓的“争议判罚结果”表示难以理解,同时称要严厉打击“非法捕捞的中国渔船”。

  韩国最大反对党国民力量党总统候选人尹锡悦继承保守阵营传统思路,主张巩固韩美同盟以应对中国和朝鲜带来的挑战,强调追加部署“萨德”的“必要性”。


  “刮‘中风’而不是‘北风’的大选。”韩国MBN电视台报道称,在以往大选过程中,对朝政策议题相对突出,而这次刮起了前所未有的“中风”,韩国社会的对华情绪成为选举结果的重要变数之一。葛小辉则认为,韩国国内议题以及对朝政策在大选舆论场的重要性并未因涉华话题增加而明显下降,“毕竟目前韩国经济民生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交织叠加,社会难题盘根错节,而朝鲜是韩国一直以来的外交优先课题,因此候选人也必须重点围绕这些问题阐明立场,以回应选民诉求”。

  “结构性因素”与“偶然性因素”

  本届韩国大选“中国现象”突出的成因是复杂的。詹德斌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历届韩国大选往往都有“势”,也就是说一旦形成某种势头,那么位居于此的候选人就会胜选,但他并没有在本届大选中看到某种“势”。而且过去的韩国总统在执政末期往往面临支持率下降至20%甚至更低的情况,文在寅如今的支持率却仍然保持在45%左右,同时高于两名主要候选人的支持率,这加剧了本届大选的胶着局面。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0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