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若成功連任 習將吐怨氣更膽大妄為?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秋天中共20大尋求第3任期。中新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秋天中共20大尋求第3任期。專家分析,習近平進入第3任後不但不會揚棄戰狼作為,反而會更加膽大妄為,一吐20大之前的隱忍怨氣。


中國全國人大於2018年通過憲法修正案,正式取消國家主席連任限制,這代表習近平有望改寫鄧小平的紀錄,尋求創紀錄的第3任期,預料可讓2013年就任國家主席、現年69歲的習近平持續掌政至2030年代。

“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分析指出,習近平鞏固政權,正值他的政府在國內外面臨重大阻力。中國清零政策導致經濟成長趨緩與民眾不滿。中國美國的競爭加劇,而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結盟,帶來的問題比北京預期更多。

在這種情況下,認為中國領導人一旦確保政治前途會重新調整未來政策方向,可說相當合理。然而,那些期望習近平20大後緩和政策的人,可能會感到失望。

分析指出,習近平的性格和政治信仰使然,並沒有給重新調整政策留下太多餘地,更不用說改變國家願景。他口中的“中國夢”又或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讓中國在共產黨領導下成為世界強權。

從今年2月北京舉辦冬季奧運以來,習近平展現出克制,比起可能冒險破壞他在20大議程的大膽行動,更把穩定置於優先。但與此同時,他對於中國戰略地位以及國內問題的不滿情緒也在升高。


分析指出,20大後,解除政治壓力的習近平似乎准備將他強硬的外交政策改絃更張,將會更直接幹預中國周邊地區爭端,並更有力地對抗美國試圖深化在太平洋地區的存在。習近平將強勢回歸,而他賴以屏障的將是無可爭議的權威,以及對中國完整的國家權力。

俄羅斯和COVID政策的爭議,或許不足以動搖習近平的統治,但時機對他來說尤其不便。透過前所未有的第3任期,習近平將為中國帶來新的治理和政治模式。

即便是像習近平一樣強大的領導人,打破既定傳統也需要巨大的政治資本。他需要獲得黨內精英的廣泛支持。在中國的精英系統中,任何改變都必須有正當性。習近平必須證明他優越的智慧和決策能力,而他需要具體的成功來支持他的主張。


習近平今年避免了可能加劇與鄰國或對手緊張關係的重大外交政策倡議。最重要的是,他不希望中國拕螂衝突,進而分散或削弱他在國內政治斗爭中的立場,畢竟後者才是他當前的優先事項。

但這不代表在利益面臨威脅時,中國會毫無反應,盡管對於被中方視為挑釁的行動,例如美國加強對台灣的支持,中國今年迄今的反應相對溫和。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據稱將訪問台灣,如果真的成行,可能會引發中國軍事反應,但中國不太可能藉機攻打台灣中國目前將穩定置於優先,至少在20大結束前是如此。

盡管中國被外界認定與俄國結盟,卻拒絕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清楚表態,中國俄羅斯的經濟和軍事支持也令人意外地薄弱。雖然中國在外交聲明中為俄羅斯的行為辯護,並指控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挑釁中國,但北京擔心美國制裁以及美中關係遭進一步破壞,在今年正逢政治過渡的微妙時機,使得中國緩和政策,也導致俄羅斯中國官員強力抱怨,指控中國沒有堅持對兩國伙伴關係的立場。

甚至在北京最敏感的台灣議題上,北京也沒有讓情勢更加升級,而是保持在過去幾年的臨界值以下。2022年至今,共機單日侵入台灣防空識別區(ADIZ)的架次,並沒有超過2021年10月5日創下的56架紀錄。

北京繼續對台灣進行外交、經濟和法律上施壓,但自從尼加拉瓜於2021年12月與台灣斷交以來,北京沒有進一步誘惑台灣剩餘的外交盟友。副總統賴清德7月訪問東京弔唁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北京也沒有做出強烈反應。鑑於賴清德的政治地位以及過去倡導台獨的資歷,這是北京展現克制的顯著案例。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已經有 60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60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2 游客 [粱.教.方.思] 2022-07-31 13:24
    好極了, 朱投生可以加速倒車,徹底整趴牆國,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3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