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停地鐵建高鐵 緊日子不是這麼過的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既然是“過緊日子”,各地砍地鐵、全國大上高鐵的經濟賬應該算一算。


近期多地傳出地鐵項目被砍的消息,最受矚目的莫過於深圳,地鐵五期的最新規劃,縮減了4條地鐵線路。多地盼望通地鐵改善通勤的“遠郊族”深感所望。

正如很多評論所指出的,地鐵紛紛落馬,是地方財政吃緊,要“過緊日子”了。


城市地鐵建設“涼涼”,今年的高鐵建設卻是熱火朝天。媒體報道,一季度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135.5億元,同比增長6.6%,創下歷史同期最高紀錄。

既然是“過緊日子”,各地砍地鐵、全國大上高鐵的經濟賬應該算一算。

01

地鐵到底虧多少

中國共有四十多座城市擁有地鐵,界面新聞統計其中24城地鐵公司2021年的財務數據顯示,僅杭州、西安兩城賬面顯示淨虧損。

這多少有點“反常識”。因為眾所周知,全球范圍內,絕大部分城市軌道交通都是賠錢的。難道中國地鐵運營商特別“能打”嗎?這倒也不是。地鐵公司除了運營收入外,還包括了政府補貼。扣除補貼還能實現盈利的僅有深圳、廣州和武漢三城。也就是說,21城的地鐵實際上是需要地方財政養的。

各城市的補貼力度相差很大,北京地鐵的政府補貼高達214.66億元,獨一檔。另有11座城市的政府補貼在10億元以上。




由於國務院對各地的地鐵項目申報設有嚴格的財政門檻,能夠建地鐵的城市都有較高的財力,每年補貼10億元以下大致可以認為負擔不算過重。但是,補貼10億元以上的,也不見得是“養不起”。

比如北京2021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將近6000億元,214億元補貼地鐵,僅占預算收入的3.5%,也不算多大負擔。考慮到北京這樣的超大城市,市民出行高度依賴地鐵,214億元補貼可算是“花小錢、辦大事”了。

當然,各個城市的情況不同,不能都和北京比,肯定有些城市花了太多錢養地鐵了。但是,24城地鐵的政府補貼總額不到700億元,大致估算全國各地養地鐵的財政支出加在一起(电视剧),最多也就1200億左右。和高鐵比,這真不算什麼。


02

高鐵的社會效益沒有想象的那麼高

中國高鐵系統,虧損和補貼裝在了很多“籃子”裡。政府補貼的來源也較為復雜,部分線路還有地方政府補貼。因此,很難完整統計。不同的分析估算數字從5000億到20000億,相差很大。好在行業龍頭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的財務數據,可以作為分析測算的依據。

2020年,“國鐵”公布了半年財務數據數據,半年虧損955億。這意味著一年要虧損近2000億元,平均一天虧5億。其實,國鐵的巨虧並不讓人意外,巨大的債務負擔。2022年上半年,國鐵負債達到了6萬億元,按5%的利率計算,每年僅利息支出就要3000億元,而國鐵總營收也就1萬億元出頭。如此沉重的債務負擔,不虧才怪。

以國鐵的財務數據,中國高鐵每年虧損應有數千億,網傳的5000億未為無據。

分析高鐵各個線路的盈虧情況,中國高鐵系統的財務狀況也不樂觀。中國十六條幹線中,京滬線是唯一有穩定盈利能力的。城際高鐵線路中,僅有京津、滬寧、滬杭、寧杭和廣深6條線路能夠實現盈利。也就是說,中國高鐵4萬公裡總裡程,具備盈利能力的不到3000公裡。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51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10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