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特斯拉: 一次技術革命 只有特斯拉才敢這樣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馬斯克 2006 年公布了一個偉大的願景:造越來越便宜的電動車,替代燃油車、加速世界轉向可持續能源。


中國正在快速接近這個目標。這裡的新能源汽車平均售價已從去年的 20 多萬元降到 18 萬元以內,與燃油車齊平,明年還會繼續下降。造車新勢力、問界等原本瞄准 25 萬-40 萬元市場的品牌也在推出更便宜的車型。乘聯會估計,2024 年中國每賣 100 輛車,就會有 42 輛是新能源車。

只是,特斯拉卻正在缺席這個它參與開啟的變革。至少在未來 18 個月裡,特斯拉中國市場不會有全新車型。它的 Model 3 和 Model Y 已經沒有剛上市時的價格優勢。特斯拉全球唯一的新車型 Cybertruck 在 2024 年的產量只有 12.5 萬輛,且主要在美國交付。這款造型未來的皮卡起售價約 43 萬元人民幣,是 2019 年首次公布時的 1.5 倍。


特斯拉早先宣布的新車,低於 15 萬元人民幣的大眾車型最早也得等到 2025 年二季度才能量產。到那時,Model 3 已經賣了 8 年,Model Y 已經賣了 5 年,期間只有不改變外形的一輪改款。

使特斯拉陷入 5 年車型真空期的一大症結是 4680 電池量產延期多年。

特斯拉 2020 年發布 4680 電池。在研發之初,馬斯克認為電池制造效率太低,特斯拉可以重新發明電池制造流程,拋棄常規做法,降低 50% 成本。

4680 電池原計劃在 2021 年開始量產,但直到今年年中才小規模量產。特斯拉美國得州工廠過去 4 個月只生產了 1000 萬顆 4680 電芯,只夠裝 1.2 萬輛 Cybertruck。

據了解,今年下半年,特斯拉開始找中國電池公司代工電池極片以滿足產量要求。到明年二季度,松下會開始給特斯拉供應 4680 電池,但產能只夠裝載約 6 萬輛車。

從 Roadster 到 Model 3,再到 Model Y,特斯拉在數代新車型上都運用 “第一性原理” 的思考方式:即重新思考那些大多數人習以為常的慣例與陳規,追根溯源分析是否合理,再從物理學原理出發尋找新的更簡單和便宜的解決辦法,完成那些業內專家視為不可能的目標。4680 電池是這種做法的延續。

馬斯克傳》中多次描述了第一性原理手到擒來的過程。在制造 SpaceX 火箭時,馬斯克挑戰權威,提出用更便宜的不銹鋼替換碳纖維制造火箭,最終只花 NASA 登月計劃 2% 的錢就造出了能飛上太空的 Starship。


特斯拉馬斯克執掌的其它技術公司似乎總能憑第一性原理另辟蹊徑,證明傳統觀念是錯的,一次次取得技術領先。

但在 4680 電池上,特斯拉的做法遇阻。這款電池決定著特斯拉下一代車的產能和定價,而它的量產時間和性能都沒有達到最初發布時的目標。這是近年被不少公司奉為至寶的第一性原理的另一面:當遇上復雜創新,從原理出發推導重來常常只是一趟艱難旅程的起點。

重新發明電池和電池工廠

馬斯克提出過 “白癡指數”:用零件的價格除以這個零件所需原材料的成本。這個數字越大,說明這個零部件 “越白癡”,要麼是中間環節太多,要麼是制造效率太低。


每當遇到一個白癡指數過高的部件,特斯拉就會重新思考流程、革新制造方式以降低成本,使該指數盡量回歸 “1”。馬斯克追求讓汽車的制造成本無限接近汽車所用的鋼鐵、鋁、硅、鋰等材料的成本之和。

2007 年,馬斯克查詢倫敦金屬交易所的電池材料價格後,算出電池的 “白癡指數” 是 7:當時每瓦時電池的鋰、鈷、鎳等材料的成本只有 82 美元,但鋰電池售價卻超過 600 美元,這一數字已是索尼、松下等電池公司努力 20 年的結果。

特斯拉在 2014 年與松下合資建立電池超級工廠,期望以此降低電池成本。但到 2020 年,鋰電池的 “白癡指數” 仍有 2,當時整車的實際白癡指數已小於 1.5。特斯拉仍得把汽車賣到 4 萬美元(約 30 萬元人民幣,也就是 Model 3 的售價)才能保持毛利,馬斯克認為這還不夠便宜。

同在 2020 年,特斯拉宣布將研發制造售價約 2.5 萬美元(按當時匯率計算約為 15 萬元人民幣)的低價電動車,以進入更主流汽車市場,與豐田卡羅拉等最暢銷車型直接競爭。

支撐這一目標的是一個完整的電池降本計劃。自 2018 年起,特斯拉成立代號 “跑路者”(Roadrunner)的項目組,開始籌劃自研和自產電池。

第一性原理思考的本意是:不停質疑你能質疑的所有事,直到只剩下基礎的事實與原理。特斯拉工作法中的第一條就是:“質疑每項要求”。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6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