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子收到近18萬生育補貼,"政府發錢"是誤讀
2025-09-03
上海一女子收到近18萬生育補貼,近日引發熱議。
|
|
網友稱收到生育補貼近18萬 上海醫保:最高超19萬
2025-09-02
9月1日,有上海網友在社交平台分享,她10號申請生育補貼,22號就下來了,生育補貼多達17.8888萬元,這名網友感歎,“生孩子政府真的發錢,早上買紙尿褲的心疼現在蕩然無存”。
|
 |
這座五線小城 成為中國生育率爆炸式增長第一城
2025-09-01
這在2025年不得不說是一個奇景。逆襲創造這個奇景的,卻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城——湖北天門。
|
|
中國強制繳納社保 本應是好消息 卻引發不滿
2025-08-29
從9月1日起,中國所有用人單位都必須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用於保障養老金、醫療保險、帶薪產假及其他福利。
|
 |
中國社保新規惹爭議,強制繳納引發廣泛焦慮
2025-08-29
從9月1日起,中國所有用人單位都必須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用於保障養老金、醫療保險、帶薪產假及其他福利。
|
|
妻子上班丈夫帶娃,一個摩梭家庭的育兒實踐
2025-08-19
最近,一位住在深圳的摩梭小伙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裸辭全職帶娃的經歷,從而受到不少網友的關注與討論,在他看來,帶娃無關男子氣概,希望有越來越多的男性參與到育兒的過程中來。
|
 |
直接補貼超10萬元,發錢"催生",這些城市拼了
2025-08-15
7月末,國家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公布,從2025年1月1日起,一孩、二孩、三孩的生育家庭,每年均可領取3600元補貼,直至孩子年滿3周歲。事實上,早在國家政策之前,就已經陸續有城市開始用現金補貼的方式鼓勵生育。四川省攀枝花市是首個推出育兒補貼金的城市;在內蒙古呼和浩特,三孩家庭最高累計能拿到16萬元;湖北天門在生育獎勵之外,再疊加購房和職業補貼,最高能享受28.5萬元的綜合補貼。
|
|
做了4年空姐後 命運帶我到了英國
2025-08-14
我是Haze,1984年的上海人,如今生活在英國伯明翰,是一名奢侈品營銷顧問。
|
|
湖北一地生二孩最高獎補28.71萬,生三孩獎35.59萬
2025-08-13
近日,天門市有網友發帖分享,她於2024年5月生下二胎後,出院時領取了2300元住院補貼,今年6月又收到4200元產假補助,每月還能領取800元育兒補貼,購房時更獲得6萬元補貼。該網友表示,政策實實在在減輕了家庭負擔。
|
|
在北美闖蕩9年 說不完的"酸甜苦辣"
2025-08-10
我是九零後的排頭兵,不大不小的年紀。在別人上大學相信知識改變命運的時候,我選擇了實踐出真知;在別人畢業後結婚養育孩子的年齡,我又開始不停地學習。
|
 |
全網熱議!3600元能不能解決不生孩子的問題?
2025-08-03
這兩天全網都在討論育兒補貼這件事兒,3600元說多不多,說少確實少了點,放在偏遠山區那是一年的收入,放在一二線城市也就是幾個月的奶粉錢。
|
 |
國家"催生"開始發錢,那當年"超生"被罰的錢算什麼?
2025-08-02
打開手機,最近各大平台都能刷到一條信息:孩子3周歲前,國家每孩每年補貼3600元。數字不大,卻像一塊石頭扔進了平靜的湖面,瞬間水花四濺。
|
 |
生育補貼解決不了的事:年輕人為何不敢生
2025-07-30
7月28日,萬眾期待的《國家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正式公布,從2025年1月1日起,無論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領取3600元補貼,直至年滿3周歲。在不少地方政府發放生育補貼之後,這項在全國范圍實施的現金補貼,對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具有開創性意義。
|
|
國家狠砸千億鼓勵生娃"才發3600 誰生啊"
2025-07-28
“從2025年1月1日起,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的3周歲以下嬰幼兒發放補貼。
|
 |
英國頂級女銷售賺130萬鎊 生娃卻丟了工作
2025-07-27
2022年10月,Sarah Lindup坐在電話另一端,准備和公司新任銷售主管Jayde Stott談談產假結束後的復工事宜。她滿懷期待,畢竟,她不僅是公司頂尖銷售之一,還是整個團隊的驕傲:在產假前,她僅用不到一年時間,就為公司帶來了130萬英鎊的營收,拿下了Bright HR最有分量的“百萬大獎”。
|
 |
在OpenAI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2025-07-16
三周前離職的OpenAI前工程師Calvin French-Owen分享了在公司工作一年的真實體驗。他見證了OpenAI從1000人瘋狂擴張到3000人,這種快速增長帶來管理混亂、代碼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但公司仍保持濃厚創業氛圍,他的團隊僅用七周就開發出代碼助手Codex。關於AI安全爭議,他澄清公司更關注實際威脅而非理論風險,並未忽視安全問題。
|
|
在加拿大,每年2.5萬名女性產假後被裁
2025-07-03
對於許多加拿大職業女性而言,休產假本應是一段受法律保護、可以安心與新生兒建立情感聯系的時期。然而,一份最新調查揭示了殘酷的現實:所謂的“母職懲罰”(Motherhood Penalty)正讓成千上萬的母親在休假期間或重返工作崗位時失去工作。
|
 |
炒作日本"單身稅"的官媒,可沒安什麼好心
2025-07-01
這幾天是不是看到不少關於日本“單身稅”的消息?不止營銷號跟風轉發,很多官方媒體也把“單身稅”打上標題作為正經新聞報道。
|
 |
"免費生育"來了,美國人依然不想生
2025-06-26
2023年,美國人口出生率降至百年新低,政府一直考慮鼓勵生育的提案。
|
|
中國女孩在東京,打臉"女人不能做壽司"
2025-06-23
在東京銀座有差不多300多家壽司店,競爭很激烈,但女性壽司師傅卻屈指可數。而來自廣州的溫舒祺是其中一位。10年前,她來到東京開始學習語言、烹飪日料,到如今是東京銀座的壽司店大將,這其中到底需要經歷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