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轉自朋友隱泉的日記 “地震周年祭?還是贊?”
應邀去電視台做了一檔與5.12有關的訪談節目。節目開始以後才明白,主題似乎不是地震周年祭,而是周年贊。我說的那些和“贊”不太相吻合的話語,一定是要被掐掉的。而在聽那些“贊”的時候,不免就會有過於輕佻的感覺,於是有些後悔去坐在那裡,盡管沒有違心的說,有時候卻不得不違心的聽。
地震過去一年了,有全國人民的支持,災區的重建工作正在有序的進行,人們的臉上,已經找不到一年前的悲傷恐慌和不安全感,更多的是對新家園的憧憬,是對未來生活的向往。這些都是事實,但是,我們看到這個事實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另一種事實的存在,人們臉上露出的笑容,並不意味著傷痛已經遠離,並不意味著受傷的心靈已經撫平。在重建家園的同時,心靈家園的重構同樣重要。在災區,心理援助不僅需要,還應該更加系統的、長期的、科學有序的去進行,還需要建立有效可行的工作機制。心理幹預的目的不是讓災難後的人學會堅強,而是要重新建立情感支持,是對未來新生活的信心和期待。這個意義上說,震後新娘和地震寶寶們的確需要“贊”。
在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裡每走一步,都生怕驚擾了百米下無辜的靈魂,那些在風中矗立的十字架和路旁的巨石,依舊在無言的叩擊著每個人的心靈。據說,當地人是很不願意去那裡的,那是因為不堪痛苦的回憶吧。聽說這兩天那裡正在搭建大舞台,要用歌舞來周年紀念,我感到悲哀……真擔心在若幹年後,人們會把埋葬無辜生命的地方,只當成一個旅游景點。
在木魚中學,和年輕老師們交流的時候,只要不小心碰觸到,她們的眼淚就會潸然而下,他們經歷了生死救援的時刻,他們怕去回憶幾百個孩子的屍體被擺放在校園裡的慘狀,他們甚至不願意走近那個墓地,因為那裡長眠的學生是他們永遠的心痛……
在都江堰的“媽媽之家”,那200多個永遠失去孩子的媽媽們的無助和期待,小蔣玲手機裡地震前一天為兒子定格的照片,還有,在談到那一刻時瞬間流露的悲傷和無法止住的眼淚……5.12究竟是該祭還是贊?
聽說四川政法最近作出了不追究地震建築質量的決定,認為大規模校舍垮塌是因為建築設防標准和規范存在不足,房屋建築的抗震設防很難抵御這次特大地震的破壞,重災區房屋倒塌是不可抗拒的……聽罷無語。
聽說四川所有電視台在5.12當天將聯手直播一天的特別節目,各地的媒體也在趕著制作專版和專題,為了地震周年祭或者是周年贊。然而,祭也好贊也罷,媒體能不能多考慮失去親人的災區民眾心理,是不是可以不刻意的去強化那個傷痛的日子,為了那些逝去的靈魂和活著的人們……
晚上接到一位記者朋友的電話說:媒體自有媒體的難處,上面有規定,關於馮翔自殺,關於地震死亡人數等敏感問題是明確規定不能去觸碰的,在地震周年的時候,更多的是報道正面的東西……
於是釋然。
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地下100米有780多位村民遇難。
三塊石頭的間距分別是2.28米和5.12米……
北川中學兩幢垮塌的教學樓讓1300多名青春學子的生命消逝,背後的宿舍樓安好無恙,而這堆廢墟中我們看到的幾乎是粉末狀的……
應邀去電視台做了一檔與5.12有關的訪談節目。節目開始以後才明白,主題似乎不是地震周年祭,而是周年贊。我說的那些和“贊”不太相吻合的話語,一定是要被掐掉的。而在聽那些“贊”的時候,不免就會有過於輕佻的感覺,於是有些後悔去坐在那裡,盡管沒有違心的說,有時候卻不得不違心的聽。
地震過去一年了,有全國人民的支持,災區的重建工作正在有序的進行,人們的臉上,已經找不到一年前的悲傷恐慌和不安全感,更多的是對新家園的憧憬,是對未來生活的向往。這些都是事實,但是,我們看到這個事實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另一種事實的存在,人們臉上露出的笑容,並不意味著傷痛已經遠離,並不意味著受傷的心靈已經撫平。在重建家園的同時,心靈家園的重構同樣重要。在災區,心理援助不僅需要,還應該更加系統的、長期的、科學有序的去進行,還需要建立有效可行的工作機制。心理幹預的目的不是讓災難後的人學會堅強,而是要重新建立情感支持,是對未來新生活的信心和期待。這個意義上說,震後新娘和地震寶寶們的確需要“贊”。
在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裡每走一步,都生怕驚擾了百米下無辜的靈魂,那些在風中矗立的十字架和路旁的巨石,依舊在無言的叩擊著每個人的心靈。據說,當地人是很不願意去那裡的,那是因為不堪痛苦的回憶吧。聽說這兩天那裡正在搭建大舞台,要用歌舞來周年紀念,我感到悲哀……真擔心在若幹年後,人們會把埋葬無辜生命的地方,只當成一個旅游景點。
在木魚中學,和年輕老師們交流的時候,只要不小心碰觸到,她們的眼淚就會潸然而下,他們經歷了生死救援的時刻,他們怕去回憶幾百個孩子的屍體被擺放在校園裡的慘狀,他們甚至不願意走近那個墓地,因為那裡長眠的學生是他們永遠的心痛……
在都江堰的“媽媽之家”,那200多個永遠失去孩子的媽媽們的無助和期待,小蔣玲手機裡地震前一天為兒子定格的照片,還有,在談到那一刻時瞬間流露的悲傷和無法止住的眼淚……5.12究竟是該祭還是贊?
聽說四川政法最近作出了不追究地震建築質量的決定,認為大規模校舍垮塌是因為建築設防標准和規范存在不足,房屋建築的抗震設防很難抵御這次特大地震的破壞,重災區房屋倒塌是不可抗拒的……聽罷無語。
聽說四川所有電視台在5.12當天將聯手直播一天的特別節目,各地的媒體也在趕著制作專版和專題,為了地震周年祭或者是周年贊。然而,祭也好贊也罷,媒體能不能多考慮失去親人的災區民眾心理,是不是可以不刻意的去強化那個傷痛的日子,為了那些逝去的靈魂和活著的人們……
晚上接到一位記者朋友的電話說:媒體自有媒體的難處,上面有規定,關於馮翔自殺,關於地震死亡人數等敏感問題是明確規定不能去觸碰的,在地震周年的時候,更多的是報道正面的東西……
於是釋然。
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地下100米有780多位村民遇難。
三塊石頭的間距分別是2.28米和5.12米……
北川中學兩幢垮塌的教學樓讓1300多名青春學子的生命消逝,背後的宿舍樓安好無恙,而這堆廢墟中我們看到的幾乎是粉末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