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说这年头买房的公价是多少啊?

文章内容

  2008-10-28 11:15:21
大家投票看买房的价钱是夫妻2人年薪的多少倍。

如果已经买房多年,以刚买时的年薪为准。

如果比多数人少太多,是不是说明等房价降了,可以加钱买大房了?

如果比多数人多太多,是不是说明有风险,应该把投资变现一些存点准备金啦?

希望对大家的投资理财都有帮助吧。

欢迎投票。
点击: 684 | 评论: 9 | 分类: 温哥华生活 | 论坛: 温哥华不眠夜 | 论坛帖子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评论

  1. 心野夜 说道: 评论

    2008-10-28 15:56:37

    不知道
  2. Emirato 说道: Untitled

    2008-10-28 18:05:42

    现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更何况,年薪对初次买房的外来移民者的意义能有多大?
  3. 麤龘 说道: Untitled

    2008-10-28 18:38:41

    有点晕
  4. 咖啡馆 说道: Untitled

    2008-10-28 19:41:26

    结论:
    如果温哥华的家庭收入年薪中位数为6万的话,房子的BENCHMARK PRICE应该在其5-7倍为大家合理的支付范围内。即一个位置过得去的2-3房的APT或TH在30-42万。

    另外当然可以说有人有很多首付,房子不仅是投资,如果自住,更大程度是在消费,但是房子的地税和保养费用不菲,没有一个相应的收入是很难维持的。比如在温西,庭院打理就是一项不少的支出,而如果在比较差的地方,甚至可以铺上水泥省去维护的麻烦。
  5. Emirato 说道: Untitled

    2008-10-28 19:47:33

    咖啡馆 _BBCODE_WROTE:
    结论:
    如果温哥华的家庭收入年薪中位数为6万的话,房子的BENCHMARK PRICE应该在其5-7倍为大家合理的支付范围内。即一个位置过得去的2-3房的APT或TH在30-42万。
    另外当然可以说有人有很多首付,房子不仅是投资,如果自住,更大程度是在消费,但是房子的地税和保养费用不菲,没有一个相应的收入是很难维持的。比如在温西,庭院打理就是一项不少的支出,而如果在比较差的地方,甚至可以铺上水泥省去维护的麻烦。




    如果新旧不伦,平均的价格(红字),现在不就是这样吗?
  6. lucky198 说道: Untitled

    2008-10-28 19:53:20

    年薪的10-15倍. icon_rolleyes.gif
  7. 咖啡馆 说道: Untitled

    2008-10-28 19:54:53

    cost&benefit _BBCODE_WROTE:
    咖啡馆 _BBCODE_WROTE:
    结论:
    如果温哥华的家庭收入年薪中位数为6万的话,房子的BENCHMARK PRICE应该在其5-7倍为大家合理的支付范围内。即一个位置过得去的2-3房的APT或TH在30-42万。
    另外当然可以说有人有很多首付,房子不仅是投资,如果自住,更大程度是在消费,但是房子的地税和保养费用不菲,没有一个相应的收入是很难维持的。比如在温西,庭院打理就是一项不少的支出,而如果在比较差的地方,甚至可以铺上水泥省去维护的麻烦。




    如果新旧不伦,平均的价格(红字),现在不就是这样吗?


    这个是benchmark的定义。Typical homes are defined by the average home features sold in Greater Vancouver communities. These features together become the "benchmark" house, townhouse or apartment in a given area.

    关键是将来经济形势变了,年薪中位数会变。于是可支付的价格就变了。
  8. Emirato 说道: Untitled

    2008-10-28 19:59:55

    年薪这个比例,对于移民城市。特别是少数的可移民国家,
    加拿大少数的可居住的城市来说,根本就不适用。

    这就好比商品经济。受供求关系决定。

    当然,并不是说房价就该一直涨,或者房价就不会降。

    目前来看,是市场买卖双方的信心问题在起作用。


    BTW,这贴好象该在房版发吧?
  9. 咖啡馆 说道: Untitled

    2008-10-28 20:09:53

    cost&benefit _BBCODE_WROTE:
    年薪这个比例,对于移民城市。特别是少数的可移民国家,
    加拿大少数的可居住的城市来说,根本就不适用。

    这就好比商品经济。受供求关系决定。

    当然,并不是说房价就该一直涨,或者房价就不会降。

    目前来看,是市场买卖双方的信心问题在起作用。


    BTW,这贴好象该在房版发吧?


    嘿嘿,只是想了解一下情况,作自己的理财参考。
    看来和我估计的差不多。 icon_razz.gif
    没穿防弹衣,害怕那里的砖头。 big_happy.gif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