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糊的地盘
   
 
迷糊的地盘


迷糊娃娃



文 章 分 类
缺省  
胡言乱语  

标 题 搜 索
 

最 新 日 志
此功能已被空间主人关闭

最 新 访 客
还没有任何会员到访.

快 速 导 航
Home
Forums
Classified Search Engine
Yellow Page
北美个人空间
Register
Login

友 情 链 接
此功能已被空间主人关闭

统 计 信 息
点击: 395268
帖子数量: 1697
开辟个人空间: 2008-10-12
最后更新: 2010-12-29


 
 
 
 
 
 
 

网易专题:中国房改12年 “国N条”的失败!

 
文章内容
[ 2010-12-15 17:33:18 | By: 迷糊娃娃 ]
 
  [/b]1.房改 福利分房废止 房地产市场被激活

  1998年7月3日,是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一个分水岭。这一天,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从这一刻起,原先的福利分房制度彻底被废止。

  2.按揭 按揭唤醒了沉睡数十年的购房需求

  1999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在“积极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引导下,贷款买房、按揭等新概念开始登陆中国内地。这标志着中国房地产市场从过去的集团消费彻底转向个人消费。

  3.联盟 “新住宅运动”宣言昭告江湖

  新世纪,新千年,过去和未来在这里交汇,现实与希望在此刻对接。当住宅的商品属性被还原出来,当有了银行按揭,商品房从面向少数群体的奢侈消费迅速转向普通人的大众消费,中国房地产终于迎来了跨越式发展。

  4.炒房 “温州炒房团”横空出世

  2001年是股市和楼市的牛熊分水岭:股市大熊,楼市大牛。由于股票市场大幅“缩水”,投资风险凸显出来,不少投资者从资本市场退出,并为资金寻找出路转而投资房地产。房地产业最现实的利润吸引了投资者和企业。

  5.招拍挂 地方政府开始“以地生财”

  2002年5月9日,国土资源部签发11号令《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规定自7月1日起,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各类经营性用地,必须以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进行公开交易。这也标志着已沿用多年的土地协议出让方式退出历史舞台。

  6.支柱 房地产被定位为“支柱产业”

  2003年,建设部《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18号文),将房地产确定为支柱产业,进一步宣示了中国房地产业改革和发展的市场化方向。这一定调,令行业振奋不已,但也为后来国内对房地产支柱产业定位功与过、是与非的讨论留下源头。

  7.飙升 房价地价“飙升”

  始于2002年的全国房价上涨,在2004年开始出现井喷式的飙升势头。1~8月份商品房价格涨幅达到了两位数,上海及浙江部分地区的房价上升达20%以上。土地价格也一路猛涨,住宅用地的地价更是以12.16%的涨幅位居全国榜首。

  8.调控 首个大举“宏观调控”之年

  2005年成为房地产史上的首个大举“宏观调控”之年。160天的调控大戏中,从高调出场到黯然落幕,其间带给普通购房者的欢欣雀跃,带给地产界的恐慌,留给政策制定和执行部门的反思都告一段落,但房地产市场依然要在高利润和民生需求满足、在行政干预和市场选择中前行。

  9.对峙 房价大比例飙升 越调越涨

  “国六条”的出台标志着房地产新一轮调控帷幕再次拉开。在这一年,严厉紧凑的调控举措令房地产市场成为社会各个群体关注的中心, “供需双方”的对峙,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10.地王 全国地王频出 房价突飞猛进

  整个2007年,“面粉贵过面包”的地王频出,这一年,房价高涨,地王频现,是我国住房商品化10年中房价最为突飞猛进的一年。在市场“追涨”的大军中,房奴身上背负的是更多的民生痛楚。

  11.救市 房价下跌 政府救市

  2007年的疯狂没有在2008年得以延续,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横扫了全球。以救市之名,地方政府率先举起了刺激经济的大旗,各地分别出台了救市举措,大举救市大旗;中央政府也抛出了4万亿救市计划,与此同时,房地产信贷的利好政策也款款而来。

  12.疯狂 楼市“疯狂”重现

  伴随着“小阳春”还是“倒春寒”的争论,楼市回暖的迹象却越来越明显。房价的飞速上涨带动沉寂了一年多的中国土地市场再度火爆,此后,中国楼市一发不可收拾,在鼓励住房消费及宽松货币的“救市”政策的刺激下,上演了一场“乾坤大反转”。

  13.重建 号称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

  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调控”,终于在“两会”之后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序幕。与此同时,“两会”上对“二次房改”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高房价成为与会代表热议的话题,30多位代表提出了通过“二次房改”的方式解决住房问题的议案,引起广泛关注。

  全文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评论

现在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或者回复。

发表评论

 


The images, logos, trademarks used on this site and all forwarded content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We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comments posted by our visitors, as they are the property of the poster.
All other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copyrighted by 加西网

Private Policy | skin design: blogworld.com.cn | page generation: 0.027 s
部落窝模板世界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