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载酒行


汉家儿郎


搜 索
 
文 章 分 类
且听风吟  
谈史论政  
游山玩水  

统 计 信 息
点击: 133991
帖子数量: 17
开辟个人空间: 2008-10-18
最后更新: 2010-04-20

最 新 日 志
此功能已被空间主人关闭

最 近 访 客
还没有任何会员到访.

快 速 导 航
首页
论坛
Classified Search Engine
黄页/二手
北美个人空间
免费注册
登录

友 情 链 接
此功能已被空间主人关闭

RSS
 
 
 
 
 
 
 

【大时代】 

文章内容

作者[汉家儿郎] 发表于[2008-10-09 22:13:39]

【大时代】



记得童年的乐事之一,便是依偎在奶奶家的大床边,两手托着腮帮子听奶奶讲那过去的事情。

奶奶今年刚好80岁整,推算回去,应该是出生在1928年吧。那时的中国,国民政府刚刚北伐成功。张学良在东北改旗易帜,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并开始了国民政府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的十年黄金时期。

奶奶出生的家庭也可以算是中产以上的人家了,当时奶奶的父亲在鼓浪屿开了一个客栈叫“中兴栈”(根据奶奶的发音,我想应该是这样写吧),据说在东南亚一带甚有名气。在厦门岛则是开了一家黄包车公司,有几十架黄包车。此外,在Philippines和Singapore等地,也有不少宾馆大楼之类的产业。甚至还在Philippines娶了一个南洋二房,生了几个我奶奶这辈子从未谋面的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们。

在中国,奶奶的母亲死得早,留下了三个女儿。老大,也就是奶奶的大姐,是三个女孩里最聪明的,不花什么心思但读书总是读得最好,而且还早早地学会了吸烟、赌博、交男朋友等等。奶奶排老二,最不会读书,但因为最听话所以最得她父亲的宠。因为怕挨私塾先生的戒尺打手心,奶奶时常借口肚子不舒服而不去上学,而宁愿跑到鼓浪屿的客栈里帮忙打理杂事,结果单单一个小学一年级就读了5年,最后只好辍学在家帮忙她父亲做事。

本来,生活或许也就可以这样简单而幸福地继续下去。但是时局打破了人们的美梦。日本兵打来了,城里一片恐慌。鬼子甚至冲到了奶奶的家里搜查,把衣服橱柜都用刺刀扎得乱七八糟。二叔公当时据说是“厦门十八猛”之一(有点像厦门小刀会之类的黑社会组织),由于长得高大(1米9几),被日本人认为有当兵的嫌疑,也被拖到了街口准备集体枪杀,后来由于街边有突发事件吸引了日军的注意力而侥幸逃脱,一路狂奔躲到了厦禾路的钟楼里才幸免一死。大家都吓坏了,为了躲避战乱,奶奶一家迁居到了鼓浪屿。这个万国租借地,由于有英美德等各国势力的存在,所以相对要安全许多了。但时局的影响,生意显然是不好做了,我不知道奶奶的父亲是不是在那个时候染上了毒隐的。我只仿佛记得,再后来,奶奶家在厦门的房子着火了,人都冲了出来,但屋子里的许多商业票据和房屋地契都烧光了,家也就慢慢地败落下去。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奶奶的父亲病死。小小的厦门,日本兵、国民党兵、共产党兵,进进出出,此灭彼兴。再此后,大跃进、三年大饥荒、文化大革命,纷纷攘攘,民不聊生.......呜呼,生为乱世人,莫如太平犬。奶奶这一代人,作为普通老百姓,尽管她们远离政治,尽管她们渺小得就如同草芥,但是,她们的人生,却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大时代的烙印。

而去年,台湾人搞入联公投,据说有50万人在台湾游行,连温哥华的台湾人也在BURNABY游行呼应。一边是台湾的疯狂热情,一边是大陆的言辞批判。从温哥华的中文电视讨论节目来看,关于这个问题,在海外华人社区里,意见分歧也相当的大。台湾人的民意应该尊重,但大陆人的民意也一样不容忽视。谁对谁错?这一切矛盾,最终是否只剩下武力解决的办法呢?现在,小马哥上台后,两岸关系总算缓和下来了,但前天美国政府却在此时对台推出了64亿美金的军事销售,甚至包含了攻击力甚强的阿帕奇。时局的风云变幻,大国的谋局角力,从来都以民众的鲜血铺路。只是我们升斗小民,不愿意看到战争的场面却又无力去改变些什么,只能等待。

就如同电影《乱世佳人》描述的美国南北战争时代,思嘉丽说了“After all,Tomorrow will Be Another Day”。

而明天,到底又会如何呢?
祖辈的大时代,我们的大时代。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评论

迷糊娃娃
无题
偶近来看美女的,顶

2008-10-09 22:26:50 | 引用
无题
汉兄弟,时代确实不同了。我们父辈一代的苦难,我看不会再有了。不说别的,中国的三弹不是吃素的。 旧社会中国是在世态弱了,而且从来就没有真正统一过。 抗日爆发前,名义是蒋介石,李宗仁,阎锡山,宋哲元,刘湘,盛世才,基本能就是一盘散沙。台湾这个问题,大前提是一定要有的,不可能独立出去,不要光看3千万台湾人的意愿,也要考虑13亿中国人的意愿。这一点,事关原则,绝对没有商量余地的。 

2008-10-09 22:33:41 | 引用
散淡之人
汉家儿郎
无题
希望历史可以像散兄所言的一样令人乐观罢。

2008-10-09 23:08:13 | 引用
无题
开头痛说家史,中间台独问题,最后费雯丽的美女像,谁跟谁都不挨着啊。。。

2008-10-10 00:06:12 | 引用
本那比经略
逸立
无题
本那比经略 写道:
开头痛说家史,中间台独问题,最后费雯丽的美女像,谁跟谁都不挨着啊。。。
既然谁都不挨,那最后一个我来挨吧··· big_face.gif

2008-10-10 17:54:42 | 引用
无题
本那比经略 写道:
开头痛说家史,中间台独问题,最后费雯丽的美女像,谁跟谁都不挨着啊。。。



老子骑过函谷,风声雨声读书声
孔丘弹游列国,家事国事天下事

big_smile.gif

2008-10-10 19:33:29 | 引用
汉家儿郎
江湖无名
无题
本那比经略 写道:
开头痛说家史,中间台独问题,最后费雯丽的美女像,谁跟谁都不挨着啊。。。


阿牛所言正有同感.其实文中不少好的POINTS.只是通篇太过于发散性思维

2008-10-10 20:17:02 | 引用
无题
江湖无名 写道:
本那比经略 写道:
开头痛说家史,中间台独问题,最后费雯丽的美女像,谁跟谁都不挨着啊。。。


阿牛所言正有同感.其实文中不少好的POINTS.只是通篇太过于发散性思维


看来俺的散文太散啦,惭愧惭愧。

其实,线索是这样的:从一个普通家庭在百年近代史上受大时代变迁的影响,引申到对当前台海问题这个大时代背景下,对普通百姓(尤其是在沿海地区的人民)未来之担忧。

至于费雯丽,其实正是一个在美国南北战争中普通百姓,在战乱的大时代背景中纠葛于爱恨情仇却又独立坚强的形象。(美国南北战争在一些时事评论中经常被用来和中国可能爆发的台海战争相比较)

希望以上补充有助于进一步澄清文章的观点。

2008-10-10 21:09:33 | 引用
汉家儿郎

发表评论

 
The images, logos, trademarks used on this site and all forwarded content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We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comments posted by our visitors, as they are the property of the poster.
All other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copyrighted by 加西网

Private Policy | 模板设计: 部落窝模板世界 | 页面生成: 0.041
部落窝模板世界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