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點比特幣的問題

文章內容

看到網上這樣的分析,與俺的看法非常接近:

----------------------------------
很多人覺得比特幣只是一個泡沫,讓它自生自滅就可以啦。可實質上,比特幣遠遠不止
是一個泡沫。普通的泡沫,比如郁金香熱,都是用貨幣把它吹大,然後由於恐慌和兌現
,再在貨幣中破滅(特別是大量持有的人)。
大家可以查一查比特幣前10名的網上錢包,每個錢包裡都有幾十萬個比特幣。這裡面也
許就包含satoshi nakamoto本人,並且還有可能一個人擁有好幾個錢包---也就是說某
幾個人可能持有上百萬個比特幣(而比特幣總量只有2200萬),以幾乎為零的價格或者
不費什麼力氣就計算出來的。這些人明知比特幣就是一個騙局,是一個泡沫,但限於流
動性差,自己根本沒有辦法兌現成貨幣。所以極力要求比特幣流通,直接作為支付手段
。想通過這個exit strategy,逃避兌現時泡沫破裂的後果,從而達到對實體經濟堂而
皇之的掠奪。
假如比特幣替代所有貨幣(暫且不提比特幣本身的很多缺點,本身就不合適作為貨幣)
,那麼這幾個人就顛覆現有體系,不費吹灰之力就成為世界首富。即使以現在一比特幣
為1000美元的價值,任其流通,也是對全世界所有人財富的幾百億美元的稀釋-因為比
特幣和創造比特幣的人,不僅沒有創造任何價值,而且浪費了很多電力和計算資源。

所以,任何一個誠實勞動,辛苦賺錢的人,不應只是對比特幣視而不見,而是應該極力
反對政府對其合法化。
------------------------------------

一個在互聯網發達時代無中生有產生的想法和單純的以概率碰撞產生結果,然後推波助瀾意圖實物化從而掠奪現實社會的財富,看看發起者和主要擁有機構或者背後的力量,不得不警惕啊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評論

五月花.
無題
Right

Bit coin is a scam

2013-12-07 00:13:51 | 引用
無題
在哪裡查查一查比特幣前10名的網上錢包?

2013-12-07 00:42:52 | 引用
Caribou
巧虎
無題
哪個政府要承認這個騙子貨幣真的是秀逗了。

2013-12-07 11:01:56 | 引用
Re: 也談點比特幣的問題
不敢苟同樓主的觀點,LZ觀察到了事情的一面,可惜事情有很多面的。

1. 為什麼有天使投資人?因為這是風險極高,收益可能也極高的行當,不過存在即合理。同理這些有幾十萬的“巨富”,在比特幣一文不明時投入,才有可能得來,本質上跟天使投資人和原始股是一個道理。沒有天使投資人,不會有今天的臉書,谷歌,推特。同樣沒有這些“巨富”,也不沒有今天的比特幣。其實這樣是比特幣系統設計的成功之處,在開始階段,得到比特幣相對容易,但是推廣也較難,前途不明。不能因為今天有人發了財,就否定整個Idea。

2. 另一個方面講,現實生活中的貨幣是怎麼來的? 還不是各個國家自己印的,按樓主的觀點這些鈔票也沒有直接創造財富,而他們代表的錢直接進了政府(或者,在非民主社會,統治集團)的口袋,還不是直接稀釋了我們這些P民的財富?比特幣相對還好一點,沒有人能夠操縱這些新出現的鈔票,至少進了一部分P民(礦工)的腰包。相比之下我跟放心讓礦工來幫我們印鈔票,總比美國(借錢過日子,沒錢就印),津巴布維(不斷的印鈔票,上百萬倍的通脹),天朝(ZF錢多到要死,P民窮死,還要印幾萬萬的鈔票)都好。

2013-12-07 23:56:12 | 引用
白茫茫
webdriver
無題

2013-12-08 00:35:45 | 引用
無題

2013-12-08 10:59:10 | 引用
下雨不愁
smirnoff
Re: 也談點比特幣的問題
比特幣繁榮只是浮雲 未來一旦崩盤將驚天動地

2013-11-30 22:10:51 by 大斧

Busang金礦神話的破滅告訴我們什麼?
劉繼順 2006-8-7

Bre-X(Bre-X Minerals Ltd)礦業公司是1989年成立於加拿大的小公司,同年在Alberta(阿爾撥塔)證券交易所上市,股價長期在0.5加元左右徘徊。因其管理人員缺乏采礦經驗,公司一度難以為繼。

古斯曼(Michael de Guzman),菲律賓地質學家。最初他只是非常想得到上司的認可,後來他想要說服全世界,聲稱他在婆羅州(Borneo)發現了黃金。但是首先它需要找個有知名度的人來證實他編的故事。

於是他找到了旅居印尼的加拿大地質學家John Felderhof(費爾德霍夫)。Felderhof正在為加拿大魁北克尋找金礦未果的經濟損失而一籌莫展時,聽到Michael de Guzman的消息,就興奮不已,兩人一拍即合。

1993年5月,John Felderhof(公司副總裁),說動了Bre—X公司的總裁David Walsh前往印尼勘查金礦。Bre—X公司以10萬美元的代價,收購了印度尼西亞加裡曼丹省一位木材商穆罕默德哈桑的貝萊德公司礦權,即Busang(布桑)金礦探礦權的80%權益(東加裡曼丹省省會薩馬林達東北方向200公裡)。

隨即不斷發布了該項目找礦的‘好消息’,同時不斷籌資,擴大勘查。兩年時間,投入了2000萬美元,施工了268個鑽孔,有的鑽孔深達253公尺,采集金礦樣本數百包,交由加拿大多倫多和印尼雅加達的化驗室化驗,聲稱平均每噸礦含金1.78 克。

1995年10月該公司宣布:探獲黃金資源量500萬盎司(約合160噸)。後來宣布,在Busang發現了世界第一大金礦,至少擁有5700萬盎司的儲量,價值過210億美元。到1996年底公布,探獲黃金資源量7100萬盎司(約合2270 噸),且該礦具有良好的開采條件和前景。

礦區首席地質學家,菲律賓人米切爾古斯曼透露,Busang金礦至少含有9500萬盎司的黃金,遠景資源量可達2萬盎司,為世界第一大金礦床,預計投產後可年產262萬盎司黃金(約合年產金84噸)。

隨著黃金儲量的“飆升”,投資者瘋狂追捧Bre-X公司的股票,使其股價從最初的0.5加元/股(1995年10月第一次公布黃金儲量前),至1996年4月就升至15加元/股;至1996年8月,公司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世界上第一大基金富達也持有其7%股權),股價更是狂飆至250加元/股。後來一股拆十股,拆股後股價又漲至28加元/股,總市值達68億加元。1996年12月多倫多股票交易所破例將掛牌交易僅9個月(正常的至少需一年)的Bre-X納入其股票指數中,使之—躍成為加拿大工業300強之一。

面對布桑金礦天文數字般的財富,大型礦業公司紛紛積極介入,印度尼西亞前總統蘇哈托插足。

原來Barric黃金公司不滿Bre-X公司捷足先登,便伙同蘇哈托的長女迫使印尼礦務部作出極為不公平的判決:Barric占Busang75%股權,余下的才屬於Bre-X。這下國際輿論大嘩。蘇哈托只得找人居間調停,經過艱苦的談判,布桑金礦權的權益調整為:Bre-X公司45%,美國Freeport McMoRan15%,印度尼西亞政府 10%,印度尼西亞貝萊德等兩家公司30%(為蘇哈托總統的長女和幼子控制。蘇哈托的幼子還於1996年10月受聘為Bre-X公司顧問,代價是10%的Busang金礦盈利及為期40個月每月100萬美元的顧問費。

Freeport公司取得布桑金礦權的權益以後,首先驗證Bre-X公司的地質資料。他們隨機選擇了4個見礦鑽孔,在距原孔位1.5米處,重復鑽探驗證。在高度保密的措施下,同時送到三個權威的商業實驗室去分析。

1997年2月下旬,布桑金礦勘查營地的岩芯庫離奇失火。

1997年3月19日,礦區首席地質學家米切爾德古茲曼在800米高空,從直升飛機上跳下,自殺身亡,據說是不堪肝炎折磨之苦。

1997年3月27日開市之前,Freeport公司公布驗證結果,礦化部位的平均品位0.06克/噸!所發布的新聞用了一個詞:insignificant,就是說,這些鑽孔含金是沒有價值的、不具意義的、非常之低的,微不足道的。可不知為何,他們卻仍然持有Bre-X公司15%的股權。

消息一公布,Bre-X公司的股票應聲下跌了83%,跌至2.5加元,總市值只剩6億加元。恐慌性的拋售,致使股市停盤。

1997年4月5日,多倫多的報紙又報道說Bre-X的副總裁兼首席地質師去年一邊唱好,一邊卻拋售總值達3500萬加元的股票。另有新聞說,Bre-X去年曾聘請一家澳洲公司復驗其礦砂樣本,報告認為Busang金礦來自河流金砂,意味著有人做假,但公司並未將這份報告公諸於眾。此後該公司全力辯解,Walsh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我110%地確認黃金就在那裡。” 並聲稱將對那些“散布謠言”的個人和報刊追究法律責任。就在Busang真相公布前一周,Bre-X公司還在新聞發布會上諷刺那些對金礦提出異議的人說,“當我們在為數不清的金條發愁的時候,或許還會有人對我們說三道四。”該公司發言私下還稱,有人企圖把公司擠出Busang金礦。

後來,Bre-X公司的股票在2-3加元/股上,穩定了40天。因為有些天真的礦產勘查投資者認為,即使沒有7100萬盎司黃金資源量,有十分之一也值。

1997年3月下旬,史塔斯科納公司受Bre-X公司邀請對金礦儲量開展核實復查。這次核審耗時一個多月。該咨詢公司在Busang總共鑽探了六組雙眼鑽孔,全部都在Bre-X公司宣稱的含金量最高的地區。其中兩組緊靠Freeport McMoRan公司的鑽孔,兩組則靠Bre-X公司的鑽扎。礦樣采集後被送往澳大利亞的3個獨立實驗室分析。

1997年5月4日,獨立審計人加拿大史塔斯科納礦業咨詢公司公布了Busang金礦品位的檢驗結果:宣布Busang金礦根本不具開采價值,還證實Bre-X公司送去實驗室檢驗的礦樣被人為污染過,“誤導Busang金礦儲量分析的偽造礦樣在規模、持續時間和精心策劃的程度上在全球都史無前例。”

對於史塔斯科納的調查報告,Bre-X公司感到“震驚”。Walsh總裁在1997年5月4日發表的聲明中說:“原認為存在的Busang金礦,現在看來似乎不確,感到‘失望和遺憾’。”

1997年5月5日,多倫多證交所宣布,停止Bre-X公司股票交易。6日開盤後,十分鍾內,Bre-X公司股價劇挫98%,由3.17加元跌至0.06加元,公司市值則縮水至2000萬加元。一小時後停止了Bre-X公司股票交易。

印尼礦業和能源部部長宣布,凍結Bre-X公司的開采許可證和該公司的業務,停止政府10%股份的注資工作。加拿大也開始對Bre-X公司進行調查。

1999年5月12日,加拿大皇家騎警和艾伯塔省司法部門宣稱,對該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前公司副總裁兼勘探主管Felderhof的刑事訴訟“缺乏足夠的證據”。Felderhof的主要助手Guzman神秘自殺,中斷了調查Felderhof違法的重要線索。1998年夏天,公司總裁Walsh因腦溢血死在巴哈馬他的別墅裡。

該案件最主要的犯罪嫌疑人Felderhof已離開了加拿大,獨自住在開曼島上一幢價值300萬美元的別墅裡。他拒絕任何指控,稱既未參與,也不知道關於金礦詐騙案的任何情況,並說自己是該事件的犧牲品。但同時他仍堅持Busang金礦儲有大量金子。加皇家騎警對遠在西印度群島的Felderhof和印尼的涉案人毫無辦法,“根據國際法,我們無法強迫住在外國的證人到加拿大做證。我們只有兩條路,要麼花費巨額調查費用來進行遙遙無期的追查,要麼放棄起訴。”

在加皇家騎警宣布對Felderhof等不起訴的前一天,安大略證券委員會宣布,由於Felderhof違反了《證券法》,將對其提起8項民事訴訟,其中4項指控他在1996年4月24日至9月10日期間進行內部交易,出售了270萬股公司股票,獲非法所得8390萬加元;另4項指控他在1996年6月至1997年2月間“授權、允許或默許他人對Busang金礦的儲量進行大量不實的和誤導的宣傳”。前4項罪名如果成立,Felderhof將被處以重罰,罰款最多可達到其非法所得的3倍。後4項罪名如果成立,他將被處以多達100萬加元的罰款或坐兩年牢。安大略高級法院1999年5月14日還宣布,免除7個出售Bre-X公司股票的經紀公司的責任,包括納斯比特公司等大證券公司,還免除了一個替Bre-X公司進行黃金儲量論證的工程公司的責任。

教訓是:

1、作假害人害已。當事人一個自殺,另一個氣死,還有一個成喪家之犬。連累加拿大礦業版股市信譽,Bre-X股票崩盤,導致成千上萬的投資人血本無歸,沉重打擊了加拿大的礦業及相關投資業。

2、騙得了一時,騙不了長久。

3、礦權交易迷霧,需要一雙慧眼。

2013-12-08 13:58:29 | 引用
Re: 也談點比特幣的問題
沒有政治力量支撐的一夜暴富是不能成功的,沒有利益的政治也只是空想。

比特幣只能是彩虹下的泡沫。

2013-12-08 15:23:36 | 引用
commonsense

發表評論

個人簡介

webdriver
『人生游戲,游戲人生』


日志分類
最新日志
此功能已被空間主人關閉
博客搜索
 
快速導航
友情鏈接
此功能已被空間主人關閉
博客統計
點擊: 689619
帖子數量: 691
開辟個人空間: 2008-10-15
最後更新: 2018-05-11
左鄰右舍
還沒有任何會員到訪.
 
 
 
 
 
The images, logos, trademarks used on this site and all forwarded content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We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comments posted by our visitors, as they are the property of the poster.
All other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copyrighted by 加西網

Private Policy | moonlake oblog skin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