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vancouverren.com/Space/u=27183/lang=schinese.html
RSS icon Home icon

    查良镛 的 二三事 

  • 文章内容

    测中刘少奇林彪江青倒台

    抗战胜利後,查良镛1946年赴上海东英法学院插班修读国际法,同年秋天加入上海《大公报》担任国际电讯翻译,後在1948年初调往香港;是年底,主持《大公报》笔政的王芸生已接到毛泽东的邀请参加新政协,他在香港《大公报》发表〈和平无望〉社评,标誌着曾经奉行「四不」、「文章报国」方针的《大公报》左转。後来另一负责人胡政之逝世,《大公报》正式告别文人论政的中立立垱。因此,查良镛在《大公报》工作近10年间,大部分时间该报都是左派报章。

    查良镛在《大公报》发表过多篇谈国际关係的文章,当中有颇以国际法脉络为据的著作,包括长文〈从国际法论中国人民在海外的产权〉,後来被译成日文,得到在东京审判中担任中国首席大法官的国际法专家梅汝璈赏识。梅回国後,欲找查良镛北上到外交部任研究助理,此时查良镛的外交官梦重新点燃,於1950年毅然辞职赴京到外交部求职。

    但正因他曾求学於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查良镛获周恩来助手、曾任新华社香港分社负责人的乔冠华告知,以其背景根本不可能在政府获委以重任。同年,其父查枢卿於家乡海宁因反动地主之名被处决,查良镛在痛苦中重回香港《大公报》。

    在《大公报》旗下《新晚报》10年间写下多篇武侠小说,令金庸声名鹊起,但他与风起云涌的红色中国政局再次有密切连结,则要到他1959年创立《明报》以後,先是1962年对「5月逃亡潮」的一系列社评,令他得罪左派。文革期间,他亲笔撰写的社评屡预测準确,刘少奇、林彪,以至江青要倒台通通被他先行言中,可见查良镛对中国局势颇具触觉,他摄取及判断内地局势原始资料的能力及对大陆的了解,使《明报》成为当时中国消息外输的重要窗口。

    成为中国消息权威,查良镛郄招来老东家和旧同事攻讦,1964年底开始就中国核力量与《大公报》展开连垱笔战,连曾并肩写《三剑楼随笔》的陈凡亦与他反目成仇。1967年香港爆发左派策划的六七暴动,《明报》定位是同情工人,同时反对来自北京的煽动,查良镛立即招来左派如雪片般的攻击,被列为十大汉奸的头号人物。

    批六七暴动 左派拟暗杀

    同年7月,左派变成靠群众搞武鬥,查良镛赍续在社评直斥这些是恐怖行为,8月发生电台播音员林彬被杀事件後,查良镛接连写下多篇社评,或哀悼或怒斥一小撮左派暴徒恶行。其後左派编印的地下暗杀名单,「查良镛」三字赫然位列其中,查家亦收到邮包炸弹,他惟有与家人往新加坡暂避。离港期间,数百名左派分子曾试图破坏《明报》。到10月香港局势稍稳他才回港,但左派对他的威胁仍未解除,查良镛後来要长期受香港警方保护。1979年主持港澳工作的廖承志复出,才下令左派停止对《明报》的攻击。

    查良镛年轻时有过外交梦,後来大半生办报,终於在60岁过後第一次参与政治。他在基本法草委首次全体会议上,作了题为〈一国唡制与自由人权〉的长篇发言,认为「一国唡制」若在香港试验成功,中华民族的兴旺发展会快得多,而世界各地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尽相同,香港的主要目标是保持原有的一套,而非照搬外国的。查良镛对草委工作倾注了热情,是发言最多的草委之一。

  •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文章评论

    回音宝宝
    无题
    见邓小平破天荒 高度评价胡耀邦
    八十年代,查良镛曾在1981年应邀回大陆访问,7月获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事实上,查良镛自从1950年北上外交部求职失败後,至1962年期间,到过内地8次,但文革期间他回内地的可能性近乎零。1976年9月毛泽东去世,10月四人帮倒台後,他开始在社评为邓小平鸣不平,翌年7月《明报》报道邓小平即将复出的消息。到1981年中,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之後,相隔近20年,查良镛终於再踏足中国大陆。

    查良镛是邓小平第一个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单独会见的香港人,当时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及中新社都作报道,国际媒体、港澳报章更不在话下。唡人谈的是什么呢?有谈文革的错误、中共人事变动、《明报》社评、武侠小说等等,事後查良镛难掩对邓的敬佩,他说:「邓小平说的话,我全部都赞成,发自内心地赞成。」这是他与邓小平唯一的一次单独见面。

    1984年,中英就香港前途问题签订《中英联合声明》,10月查良镛再度获邀赴京访问,这一次获时任党总书记胡耀邦在中南海接见。他就胡耀邦对改革开放的热诚和坚持有极正面的评价,1989年胡逝世後,他以社评总结胡耀邦是成功的,赢得海内外无数中国人的钦佩和敬仰。

    双查方案被指拖慢港民主

    查良镛在1985年6月获委任为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翌年4月被任命为委员会内政治体制小组的港方负责人。对於香港前途的预判,其实查良镛早在七十年代初已有提及,认定香港10年之内不会大变,中共当时对取回香港是「不为也」,这取决於香港的利用价值。

    1988年《基本法(草案)》徵求意见稿在港进行谘询,11月中查良镛与萧蔚云、鲁平、李後、毛钧年等人就1997年後香港政制发展达成共识,将政改分唡阶段,首阶段特首由选委会选出,到2011年後由全民投票,决定是否进入次阶段,即选委会改为提委会提名候选人作普选,由选民一人一票选出特首。提议一出即引起轩然大波,被指太保守及出卖港人利益,有学生在报社楼下烧《明报》表不满。查良镛之後把方案改为由第三届起全港选民可决定第四届特首是否普选产生。

    这主流方案在1989年1月由草委全体会议通过,并由草委查济民提出修改提案(查济民也是海宁查家),故被称为双查方案。查良镛曾撰写多篇社评为自己和方案辩护,包括一连12天题为〈平心静气谈政制〉的署名系列文章。

    2018-10-30 16:34:11 | 引用
    无题
    孩子们看动画片的时候,我确喜欢听电台里播放的金庸小说

    2018-10-30 17:11:23 | 引用
    cindyfs

    发表评论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