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theman @ 2009-01-10 11:34:04
關於以巴沖突, 有人老喜歡拿中國來說事, 那我們就用當年的中越沖突和今天的以巴沖突比較一下好了.
1979年的中越戰爭, 起因是1975年越南統一後開始排華及中越之間的領土爭端, 而直接的導火線則是越軍在中越邊境不斷的騷擾. 排華雖然讓中國人都很不爽, 但這畢意是人家越南的內政. 至於說越軍的騷擾當時也只是限於在邊境, 沒有真的打過來多少, 這跟今天的哈馬斯發發火箭炮其實是一個意思. 好了, 中國的一場自衛還擊戰, 直接打進越南, “ 1979年2月17日,中國解放軍動用20萬人的兵力,在772英裡長的戰線上對越南發動了進攻。在兩個星期的戰斗中,雖然中國軍隊傷亡慘重,但向越南一方推進約40公裡。2月20日,西線大軍攻克老街,經朗多、封上,3月4日攻克沙巴,東線大軍同日攻克諒山,越北各重鎮為解放軍控制。而諒山以南皆為平原地帶,適合中國裝甲部隊作戰,越軍再也無險可守。” 這又跟今天的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的軍事行動其實是一個意思. 難道就因為越南方面只是小打小鬧, 中國方面則是大打出手, 就可以判定中國理虧嗎?
再比較國際輿論, 關於以巴沖突到現在為止國際社會基本上都是不贊同以色列的軍事行動並要求其撤兵的. 但當時在中越沖突中, 中國的處境也不到那裡去, “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指責中國入侵越南,為數眾多的西方國家也持同樣觀點,亞洲國家如印度、日本和蒙古等也要求中國從越南撤軍,蘇聯則更不用說。” 難道就因為國際輿論大多支持越南就可以判定中國理虧嗎?
也比較傷亡人數, 中國聲稱40,000人陣亡, 越南則聲稱26,000人陣亡;40,000人負傷. 在公布的死傷數目方面, 交戰雙方都會隱瞞己方軍事人員的傷亡人數而誇大己方平民的傷亡人數, 所以水分極大. 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就是由於1979年的中越戰爭的主戰場在越南一方, 所以理所當然越南一方的平民傷亡人數絕對是遠高於中國一方, 而中國的傷亡則主要是軍事人員. 同時在戰爭當中, 也少不免會有越南的兒童傷亡, 家破人亡的事估計也是比比皆是. 如果有人把越南的傷亡兒童的相片貼上來, 估計也是讓大家覺得心裡酸酸的. 但難道就因為越南方面的平民傷亡更大, 人死得更慘就可以判定中國理虧嗎?
最後比較一下沖突的結果, 以巴沖突的最終結果我們還沒有辦法看到. 但中越沖突的最終結果呢? 最近中越終於簽訂了邊境協定, 這個協定誰更賺便宜那是見仁見智, 但可以肯定的是, 如果沒有當年的那場血戰, 沒有中國的強大實力作為後盾, 難道就能讓越南這個自稱是世界上第三大的軍事強國的國家乖乖地跟中國修好?
以巴沖突和中越沖突, 事不同而理同. 同都是源於領土爭端, 同是因為弱的一方先挑起事端, 然後強的一方大打出手, 導致弱的一方死傷慘重. 憑什麼中國可以是自衛反擊, 但以色列則不是自衛而是入侵? 戰無好戰, 從來戰爭的正義性是視乎從那個角度來看的. 就以中越沖突為例, 咱們中國人當然是認為越南人先撩人者賤, 但如果隨便找個越南當地人來問問, 估計人家肯定說當時是中國無理取鬧, 入侵越南, 後來在國際輿論的壓力以及越南人的英勇反擊下被打了回去. 這就叫屁股決定思維. 不過自古弱國無外交, 和平從來都是靠打出來的, 當年的中國是如此, 今天的以色列也不得不如此. 大家在批評以色列的時候, 是不是也應該從這方面去想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