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2012-01-14 13:08:51news.backchina.com/vie...b2312.html
作者 北京特約記者 周西
就在大陸知識群體在網絡上為中國如何推動民主而爭辯不休之際,數以千計的大陸90後赴台留學生,已經遠遠走在了上一代人的前頭,他們透過實地體驗並直接考察台灣大選,共同探索更完美的民主制度。據台灣《中國時報》13號的報道,今年將滿20歲,正在淡江大學學習的大陸留學生蔡博藝,去年底曾因在國內人人網發表題為《我在台灣,我正青春》的博客文章,而一夜走紅,各大社交網站瘋狂轉載分享數萬次,引發大陸網民的廣泛關注與熱議。
蔡博藝近日在接受《亞洲周刊》的采訪時表示,我知道有些大陸人關注台灣大選,是在關注民主進程。盡管蔡博藝觀察到其中有些“民粹”的東西,但她認為,“我們也沒有資格評論人家,道理很簡單,跪著的不能指責人家站著的”。蔡博藝又說,當你看到這裡滿街都是隨處可見的競選標語,就明白為什麼人家台灣人不願意統一了,大陸根本做不到這一點。同濟大學新聞系的方圓,目前是世新大學新聞系的交換生,他對台灣大選的觀察則集中在台灣媒體對大選的報道。
曾在《解放日報》實習的方圓告訴亞洲周刊說,大陸媒體環境讓人壓抑,每個記者心裡都有一條線,不能踩,不用編輯幫你閹割,自已就知道那些需要閹割,這是最可悲的事。他觀察大選過程覺得,台灣媒體在民主進程的作用滿大的,讓他對媒體還有一種憧憬。文章最後強調說,這群在紅旗下長大的大陸留學生,盡管內心深處依然是堅定地反對台獨,不過,他們現在對台獨多了一份理解,知道台獨之所以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大陸既不民主,也不自由。
與此同時,12號提前出版的美國《時代周刊》也發表作者ZOHER ABDOOLCARIM的文章說,最近,我在台北采訪了台灣總統馬英九及其主要對手蔡英文,順便參觀了外觀樸素而典雅的美術館,那裡正在展出艾未未(專題)的作品,艾曾被中國政府監禁三個月,現在任何關於他的活動都不能在中國或其特別行政區香港和澳門舉辦。台灣雖然被大陸視為中國的一部分,但對此卻置身事外。從而,艾未未(專題)的藝術在島上找到了一個家園,准確地說是一個避難所,這正好是在台灣緊鑼密鼓大選的時候,兩者有共同之處:艾未未(專題)具有獨立精神,台灣也是如此。
還有一個共同點則是,台灣同艾未未一樣也陷入了牢籠。由於大陸堅持“一個中國”,多數政府和多邊機構均順從其立場。結果,台灣不被視為一個主權實體,只能在嚴重受限的國際空間活動,常常被人低估,或者幹脆離開人們的視野。然而,台灣即將舉行的總統選舉和立法院選舉提醒我們,這個小島對全球社會而言關系重大,這是全世界將於2012年舉行的二十多次選舉中的第一次選舉。北京一直把台灣稱為一個背叛的省份,有朝一日必須回歸祖國,必要時動用武力。無論何時美國對台灣出售軍事裝備,尤其是軍用飛機,中國都會提出強烈抗議,認為這是對其內政的幹涉。
對台灣而言,現在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無比巨大的因素,即使不是作為領土而是作為一種理念它也值得捍衛,自由與中華世界是相容的,台灣能夠更好地加強法治和打擊腐敗,它是充滿活力的民主政體,中華語言和文化的另一個源泉。甚至就連台灣人都更加友好——確實是一個文明社會,中國有肌肉,台灣有靈魂,它是真正的人民共和國。台灣的聲音很大,特別是在選舉期間,甚至足以在大陸產生反響,台灣人知道,他們的選票確實算數,在總統選舉中,占99%的普通百姓舉足輕重,實際上,這次選舉是一次有關中國的公投。
《時代周刊》的這篇文章又說,平常很少有一致意見的中國和美國,顯然都希望馬英九、而不是蔡英文當選,然而,地球上這兩個最強大的國家都沒有投票權,馬、蔡兩人也不能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台灣,決定者是該島的選民。文章又說,最終不管是由誰勝出,都將決定海峽兩岸關系至少今後4年的進程,北京應該理解並承認,它必須應對的不光是台灣的一兩個政治人物,而且還有2300萬台灣人的價值觀和願望。這就是民主,這就是自由的力量!
鑒於台灣是自己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的主人,這樣一個分離和開放的社會竟然不能成為一個正常的國家,這是離奇的,也是有些可悲的,當然,大部分責任應歸罪於北京,它通過自己的影響阻止台北在海外扮演任何有意義的角色。馬英九和蔡英文確實都給台灣增了光,不幸的是,其中一人必須落選。但是,不管發生什麼情況,作為華人世界最自由的地方,台灣肯定是贏家。
作者 北京特約記者 周西
就在大陸知識群體在網絡上為中國如何推動民主而爭辯不休之際,數以千計的大陸90後赴台留學生,已經遠遠走在了上一代人的前頭,他們透過實地體驗並直接考察台灣大選,共同探索更完美的民主制度。據台灣《中國時報》13號的報道,今年將滿20歲,正在淡江大學學習的大陸留學生蔡博藝,去年底曾因在國內人人網發表題為《我在台灣,我正青春》的博客文章,而一夜走紅,各大社交網站瘋狂轉載分享數萬次,引發大陸網民的廣泛關注與熱議。
蔡博藝近日在接受《亞洲周刊》的采訪時表示,我知道有些大陸人關注台灣大選,是在關注民主進程。盡管蔡博藝觀察到其中有些“民粹”的東西,但她認為,“我們也沒有資格評論人家,道理很簡單,跪著的不能指責人家站著的”。蔡博藝又說,當你看到這裡滿街都是隨處可見的競選標語,就明白為什麼人家台灣人不願意統一了,大陸根本做不到這一點。同濟大學新聞系的方圓,目前是世新大學新聞系的交換生,他對台灣大選的觀察則集中在台灣媒體對大選的報道。
曾在《解放日報》實習的方圓告訴亞洲周刊說,大陸媒體環境讓人壓抑,每個記者心裡都有一條線,不能踩,不用編輯幫你閹割,自已就知道那些需要閹割,這是最可悲的事。他觀察大選過程覺得,台灣媒體在民主進程的作用滿大的,讓他對媒體還有一種憧憬。文章最後強調說,這群在紅旗下長大的大陸留學生,盡管內心深處依然是堅定地反對台獨,不過,他們現在對台獨多了一份理解,知道台獨之所以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大陸既不民主,也不自由。
與此同時,12號提前出版的美國《時代周刊》也發表作者ZOHER ABDOOLCARIM的文章說,最近,我在台北采訪了台灣總統馬英九及其主要對手蔡英文,順便參觀了外觀樸素而典雅的美術館,那裡正在展出艾未未(專題)的作品,艾曾被中國政府監禁三個月,現在任何關於他的活動都不能在中國或其特別行政區香港和澳門舉辦。台灣雖然被大陸視為中國的一部分,但對此卻置身事外。從而,艾未未(專題)的藝術在島上找到了一個家園,准確地說是一個避難所,這正好是在台灣緊鑼密鼓大選的時候,兩者有共同之處:艾未未(專題)具有獨立精神,台灣也是如此。
還有一個共同點則是,台灣同艾未未一樣也陷入了牢籠。由於大陸堅持“一個中國”,多數政府和多邊機構均順從其立場。結果,台灣不被視為一個主權實體,只能在嚴重受限的國際空間活動,常常被人低估,或者幹脆離開人們的視野。然而,台灣即將舉行的總統選舉和立法院選舉提醒我們,這個小島對全球社會而言關系重大,這是全世界將於2012年舉行的二十多次選舉中的第一次選舉。北京一直把台灣稱為一個背叛的省份,有朝一日必須回歸祖國,必要時動用武力。無論何時美國對台灣出售軍事裝備,尤其是軍用飛機,中國都會提出強烈抗議,認為這是對其內政的幹涉。
對台灣而言,現在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無比巨大的因素,即使不是作為領土而是作為一種理念它也值得捍衛,自由與中華世界是相容的,台灣能夠更好地加強法治和打擊腐敗,它是充滿活力的民主政體,中華語言和文化的另一個源泉。甚至就連台灣人都更加友好——確實是一個文明社會,中國有肌肉,台灣有靈魂,它是真正的人民共和國。台灣的聲音很大,特別是在選舉期間,甚至足以在大陸產生反響,台灣人知道,他們的選票確實算數,在總統選舉中,占99%的普通百姓舉足輕重,實際上,這次選舉是一次有關中國的公投。
《時代周刊》的這篇文章又說,平常很少有一致意見的中國和美國,顯然都希望馬英九、而不是蔡英文當選,然而,地球上這兩個最強大的國家都沒有投票權,馬、蔡兩人也不能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台灣,決定者是該島的選民。文章又說,最終不管是由誰勝出,都將決定海峽兩岸關系至少今後4年的進程,北京應該理解並承認,它必須應對的不光是台灣的一兩個政治人物,而且還有2300萬台灣人的價值觀和願望。這就是民主,這就是自由的力量!
鑒於台灣是自己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的主人,這樣一個分離和開放的社會竟然不能成為一個正常的國家,這是離奇的,也是有些可悲的,當然,大部分責任應歸罪於北京,它通過自己的影響阻止台北在海外扮演任何有意義的角色。馬英九和蔡英文確實都給台灣增了光,不幸的是,其中一人必須落選。但是,不管發生什麼情況,作為華人世界最自由的地方,台灣肯定是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