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2012-10-28 13:41:33本文摘自《成功》2008年第10期,作者:劉建勇,原題:《“抗美援朝”中的另類英雄》
2006年11月27日至28日。沅陵。“湘西匪事”的另類口述。1938年。1951年。本報記者聆聽了一段歲月流逝中幾近湮沒的往事——湘西“土匪”向政府繳槍投誠。很多這樣的“土匪”走上了上世紀50年代初的朝鮮戰場。
1949年到1951年,沅陵、會同、永順3個專區共關押土匪3.58萬余人進行教育改造。其中1950年12月到1951年1月,在鎮反運動中處決2萬余人,其余1萬多人隨47軍赴朝作戰,有100多人立功受獎……(以上數據來源於湘西剿匪勝利紀念館)
在著名作家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中寫到的十分慘烈的松骨峰戰斗犧牲的烈士中,就有近一半是湘西去的“土匪”。原47軍139師政委晏福生曾說過:這些湘西“土匪”特別能打仗,在部隊減員較大的情況下,還專門到湘西招了一批“上過山”的“土匪”入朝補充到正規部隊中去,使這些人的長處得以充分發揮。
而此前的1938年,在浙江嘉善也曾出現過一支改編自湘西土匪的著名抗日軍隊……
我選送“土匪”上朝鮮戰場
口述:楊先樹(76歲) 地點:沅陵縣史志辦 時間:2006年11月28日上午11點
“因為把他們送上了戰場,很多‘土匪’把我當作恩人。”76歲的楊先樹說。
“你幫我選批土匪充軍去”1950年4月,經過在湘西軍政幹部學校7個月的學習後(在學校裡,我學過偵察、預審等),我被抽調到地方公安,任沅陵二區(烏宿區)人民政府公安特派員兼武裝部副部長。
1950年底剿匪基本結束。1951年三四月份,我調回公安局,上級讓我到沙樹流分管監獄。當時監獄裡關了1047個土匪,該處決的處決後,還剩1000個左右。不記得具體是1951年哪月哪天,沅陵公安局局長劉松林找到我,給我交代任務:你幫我找批身體健康、罪惡不大的,准備充軍去(開始是喊充軍,後來改了,也喊參軍)。
我第一批選了百多個,送到火神廟(現在的沅陵拘留所)學習了3個月後,把他們送到驛碼頭。這一批送走後,又要選。後面又選了兩批。經我手選了370多個。最後那批70多個送到北京後沒繼續入朝了——朝鮮戰爭已經結束。這70多人最後送到了北京清河農場。
我選的人要符合這幾個要求:罪惡小,沒什麼民憤,身體好,打仗方面有一技之長。
“未必會投降美國人,估計他民族感還是有的”
選送的人中,有個叫向明清的,我對他印象很深。向明清是張平手下的一個機槍手、中隊長,有7條人命(死在他手裡),本來是要殺的。他個子高大,身體好。特別是,之前我和他有過“接觸”。他是我和戰友一起抓的,我曉得他是個很好的機槍手,人才難得。思來想去,始終覺得殺他不如把他送到朝鮮戰場去。
我跟局長講:這個人民憤大是大,但到朝鮮去,未必會投降美國人,估計他民族感還是有的。局長考慮了幾天,同意對他網開一面,讓他去朝鮮戴罪立功。
向明清也確實是個角色,到朝鮮戰場作戰非常勇敢,立了戰功,取得了軍籍。他後來是作為軍人復員回來的。
向明清復員回到縣城後不敢回家,到公安局找我,說他手裡以前有血債,怕回去有人找他報仇。我抽時間找了兩個同事把他送回烏宿區灰溪鄉(現二酉鄉)田坳。專門召開群眾大會,給群眾做思想工作。後來人們原諒了他。
頂替土匪弟弟上朝鮮,當上了營長
1950年冬天,有個二十五六歲的人來自首,說他是治平鄉(以前屬沅陵,現在屬張家界永定區)的土匪某某某(我模模糊糊記得他姓張,具體什麼名字我忘了)。這個人後來被送到了沙樹流監獄。
我看這個人樣子蠻老實,不像他自首時說的那麼壞,提審他,問他有沒有血債。他一五一十地告訴我以前在哪裡殺了哪個。我問他想不想去朝鮮打美國鬼子。他說想。我就把他也列入了名單。
這個人後來是到朝鮮開生活會時才老實說清了他的真實身份:他不是土匪,他是頂替他的弟弟投誠的。原來,這人的確不是土匪。他母親見他年紀大了,臉上又有麻子,沒找到老婆,而他的土匪弟弟生得乖(漂亮),老婆孩子都有了,便讓他頂替他弟弟向政府投誠。
這個人1954年當了營長。回鄉探親時,他專門跑到沅陵公安局來感謝我。講起過去的事情,他又是哭,又是笑,說他因禍得福。
我在朝鮮給志願軍搞飯菜 口述:孫家懷(96歲) 地點:沅陵縣光榮院 時間:2006年11月27日12點
96歲的孫家懷是沅陵縣光榮院的重點保護對象。
殺了大隊長去投誠
剛解放的時候,我是張平部的副大隊長兼中隊長,我那個大隊的大隊長是張遜玉,整個大隊有五六十個人。
47軍來剿匪,打我們。我們奉張平的命去打47軍的一個連部,在一個山上碰到了。我看到他們一個炮一個炮地轟過來,不像國民黨的部隊只是打打做個樣子,心想這樣打下去死定了,就跟大隊長講:這樣硬碰硬打下去,我們很快就會成為炮灰,我們要靈活點。大隊長講:你熟悉這邊的地形,你講怎麼辦就怎麼辦。我們就撤了。
回到小寨桐油坡,我跟大隊長講:看形勢,我們一時逃不脫,不如裝作投降,把爛槍繳上去,好槍埋在屋簷下,以後有機會再挖出來。大隊長聽我講得有道理,就把大家喊到一起,把我的意思跟大家講了一遍。然後就開始收槍。好槍全在我手裡了,我就不怕了。我跟張遜玉講:我要真的投降,你呢?張遜玉不肯真投降,我就把他和他的崽殺了。他崽也是土匪,兩個人經常在一起。
怕被槍斃,主動要求去朝鮮
投誠後,我被送到火神廟接受改造。這和我一開始想的不一樣,我以為投誠就跟以前國民黨招安一樣,馬上就會安排個職務。
在火神廟,天天聽政策,聽受害老百姓的控訴。我以為要槍斃我。火神廟的領導安慰我:你放心,沒你的事,你是帶了五六十條槍過來的,是功臣。但我還是不放心。
後來領導有一天集合我們,問:現在朝鮮打仗了,你們願不願意到朝鮮去?我第一個報了名。領導問我有什麼特長,我說我會搞飯菜。領導說那你現在就搞一個看看,搞得好的話就去。我就到廚房炒了幾個菜。領導吃了後,說:好!你就去朝鮮給志願軍搞飯菜吧。
看日頭影子做飯
我是第一批去朝鮮的“土匪”,記得在武漢的時候,林彪接見了我們,在動員大會上講了話。我們第一批去的,都沒有拿槍。有和我一樣搞飯菜的,有抬擔架的,等等。我們是隨軍服役。
我先是在工程團,到朝鮮後編到24團1營。營長拿了個鍾給我,問我認不認得鍾。我是個文盲,認不得鍾。我哄他:認得。營長就講:認得鍾就好,以後你就看鍾做飯。我們這個營做飯的連我一起有12個,他們也是文盲,不認得鍾。
我以前做土匪的時候,做飯是我看日頭影子安排的,弄慣了。日頭到了哪裡,我就曉得該要做飯了,到了哪裡,我就知道要做菜了。
日頭影子不是蠻准,搞了幾天,營長問我到底認不認得鍾,我承認不認得,我是看到日頭做飯的。營長說:******,你還可以啊,曉得看日頭,陰天呢?我說陰天也有一點點影子,我看得到。營長就放心了。
2006年11月27日至28日。沅陵。“湘西匪事”的另類口述。1938年。1951年。本報記者聆聽了一段歲月流逝中幾近湮沒的往事——湘西“土匪”向政府繳槍投誠。很多這樣的“土匪”走上了上世紀50年代初的朝鮮戰場。
1949年到1951年,沅陵、會同、永順3個專區共關押土匪3.58萬余人進行教育改造。其中1950年12月到1951年1月,在鎮反運動中處決2萬余人,其余1萬多人隨47軍赴朝作戰,有100多人立功受獎……(以上數據來源於湘西剿匪勝利紀念館)
在著名作家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中寫到的十分慘烈的松骨峰戰斗犧牲的烈士中,就有近一半是湘西去的“土匪”。原47軍139師政委晏福生曾說過:這些湘西“土匪”特別能打仗,在部隊減員較大的情況下,還專門到湘西招了一批“上過山”的“土匪”入朝補充到正規部隊中去,使這些人的長處得以充分發揮。
而此前的1938年,在浙江嘉善也曾出現過一支改編自湘西土匪的著名抗日軍隊……
我選送“土匪”上朝鮮戰場
口述:楊先樹(76歲) 地點:沅陵縣史志辦 時間:2006年11月28日上午11點
“因為把他們送上了戰場,很多‘土匪’把我當作恩人。”76歲的楊先樹說。
“你幫我選批土匪充軍去”1950年4月,經過在湘西軍政幹部學校7個月的學習後(在學校裡,我學過偵察、預審等),我被抽調到地方公安,任沅陵二區(烏宿區)人民政府公安特派員兼武裝部副部長。
1950年底剿匪基本結束。1951年三四月份,我調回公安局,上級讓我到沙樹流分管監獄。當時監獄裡關了1047個土匪,該處決的處決後,還剩1000個左右。不記得具體是1951年哪月哪天,沅陵公安局局長劉松林找到我,給我交代任務:你幫我找批身體健康、罪惡不大的,准備充軍去(開始是喊充軍,後來改了,也喊參軍)。
我第一批選了百多個,送到火神廟(現在的沅陵拘留所)學習了3個月後,把他們送到驛碼頭。這一批送走後,又要選。後面又選了兩批。經我手選了370多個。最後那批70多個送到北京後沒繼續入朝了——朝鮮戰爭已經結束。這70多人最後送到了北京清河農場。
我選的人要符合這幾個要求:罪惡小,沒什麼民憤,身體好,打仗方面有一技之長。
“未必會投降美國人,估計他民族感還是有的”
選送的人中,有個叫向明清的,我對他印象很深。向明清是張平手下的一個機槍手、中隊長,有7條人命(死在他手裡),本來是要殺的。他個子高大,身體好。特別是,之前我和他有過“接觸”。他是我和戰友一起抓的,我曉得他是個很好的機槍手,人才難得。思來想去,始終覺得殺他不如把他送到朝鮮戰場去。
我跟局長講:這個人民憤大是大,但到朝鮮去,未必會投降美國人,估計他民族感還是有的。局長考慮了幾天,同意對他網開一面,讓他去朝鮮戴罪立功。
向明清也確實是個角色,到朝鮮戰場作戰非常勇敢,立了戰功,取得了軍籍。他後來是作為軍人復員回來的。
向明清復員回到縣城後不敢回家,到公安局找我,說他手裡以前有血債,怕回去有人找他報仇。我抽時間找了兩個同事把他送回烏宿區灰溪鄉(現二酉鄉)田坳。專門召開群眾大會,給群眾做思想工作。後來人們原諒了他。
頂替土匪弟弟上朝鮮,當上了營長
1950年冬天,有個二十五六歲的人來自首,說他是治平鄉(以前屬沅陵,現在屬張家界永定區)的土匪某某某(我模模糊糊記得他姓張,具體什麼名字我忘了)。這個人後來被送到了沙樹流監獄。
我看這個人樣子蠻老實,不像他自首時說的那麼壞,提審他,問他有沒有血債。他一五一十地告訴我以前在哪裡殺了哪個。我問他想不想去朝鮮打美國鬼子。他說想。我就把他也列入了名單。
這個人後來是到朝鮮開生活會時才老實說清了他的真實身份:他不是土匪,他是頂替他的弟弟投誠的。原來,這人的確不是土匪。他母親見他年紀大了,臉上又有麻子,沒找到老婆,而他的土匪弟弟生得乖(漂亮),老婆孩子都有了,便讓他頂替他弟弟向政府投誠。
這個人1954年當了營長。回鄉探親時,他專門跑到沅陵公安局來感謝我。講起過去的事情,他又是哭,又是笑,說他因禍得福。
我在朝鮮給志願軍搞飯菜 口述:孫家懷(96歲) 地點:沅陵縣光榮院 時間:2006年11月27日12點
96歲的孫家懷是沅陵縣光榮院的重點保護對象。
殺了大隊長去投誠
剛解放的時候,我是張平部的副大隊長兼中隊長,我那個大隊的大隊長是張遜玉,整個大隊有五六十個人。
47軍來剿匪,打我們。我們奉張平的命去打47軍的一個連部,在一個山上碰到了。我看到他們一個炮一個炮地轟過來,不像國民黨的部隊只是打打做個樣子,心想這樣打下去死定了,就跟大隊長講:這樣硬碰硬打下去,我們很快就會成為炮灰,我們要靈活點。大隊長講:你熟悉這邊的地形,你講怎麼辦就怎麼辦。我們就撤了。
回到小寨桐油坡,我跟大隊長講:看形勢,我們一時逃不脫,不如裝作投降,把爛槍繳上去,好槍埋在屋簷下,以後有機會再挖出來。大隊長聽我講得有道理,就把大家喊到一起,把我的意思跟大家講了一遍。然後就開始收槍。好槍全在我手裡了,我就不怕了。我跟張遜玉講:我要真的投降,你呢?張遜玉不肯真投降,我就把他和他的崽殺了。他崽也是土匪,兩個人經常在一起。
怕被槍斃,主動要求去朝鮮
投誠後,我被送到火神廟接受改造。這和我一開始想的不一樣,我以為投誠就跟以前國民黨招安一樣,馬上就會安排個職務。
在火神廟,天天聽政策,聽受害老百姓的控訴。我以為要槍斃我。火神廟的領導安慰我:你放心,沒你的事,你是帶了五六十條槍過來的,是功臣。但我還是不放心。
後來領導有一天集合我們,問:現在朝鮮打仗了,你們願不願意到朝鮮去?我第一個報了名。領導問我有什麼特長,我說我會搞飯菜。領導說那你現在就搞一個看看,搞得好的話就去。我就到廚房炒了幾個菜。領導吃了後,說:好!你就去朝鮮給志願軍搞飯菜吧。
看日頭影子做飯
我是第一批去朝鮮的“土匪”,記得在武漢的時候,林彪接見了我們,在動員大會上講了話。我們第一批去的,都沒有拿槍。有和我一樣搞飯菜的,有抬擔架的,等等。我們是隨軍服役。
我先是在工程團,到朝鮮後編到24團1營。營長拿了個鍾給我,問我認不認得鍾。我是個文盲,認不得鍾。我哄他:認得。營長就講:認得鍾就好,以後你就看鍾做飯。我們這個營做飯的連我一起有12個,他們也是文盲,不認得鍾。
我以前做土匪的時候,做飯是我看日頭影子安排的,弄慣了。日頭到了哪裡,我就曉得該要做飯了,到了哪裡,我就知道要做菜了。
日頭影子不是蠻准,搞了幾天,營長問我到底認不認得鍾,我承認不認得,我是看到日頭做飯的。營長說:******,你還可以啊,曉得看日頭,陰天呢?我說陰天也有一點點影子,我看得到。營長就放心了。
Baiedurfe 說道: 無題
2012-10-28 13:43:50
tang3 說道: 無題
2012-10-28 13:46:32
是。不過用土匪打美帝很稀罕,而且是南方土匪。
如果是東北那旮瘩的座山雕許大馬幫鄭三炮去抗美援朝就更有意思了。
Baiedurfe 說道: 無題
2012-10-28 13:49:17
豆包106 說道: 無題
2012-10-28 15:18:58